华北的农村

华北的农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辽宁教育出版社
作者:齐如山
出品人:
页数:318
译者:
出版时间:2007-7
价格:2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8279450
丛书系列:花生文库·齐如山作品系列
图书标签:
  • 齐如山
  • 民俗
  • 社会学
  • 农业
  • 北方
  • 农业文明
  • 文化
  • 随笔
  • 华北农村
  • 农业社会
  • 乡土中国
  • 农村生活
  • 传统风俗
  • 土地制度
  • 农民阶层
  • 地域文化
  • 历史变迁
  • 社会结构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华北的农村》讲农工讲园艺,讲百谷讲百菜,齐如山的华北是风去雨去人不去的华北,农村是月散星散民不散的农村。就资料而言,固然弥足珍贵,就闲情来看,也相当开阔眼界。我们同在一个农业大国,却曾经疏远了华北的农村,那辽阔坦荡的大平原…… 由于观察与思考,出于识见与境界,在楼韵里,研究农村的学者多了,在犁影中,关爱农村的绅士多了,但因农村而著作,自古不多,好的更少。——贾思勰有《齐民要术》。——徐光启有《农政全书》。还有这一本——

这本书除了以希为贵,内容上还“以富为贵”。总论之外,第二章讲农事,第三章讲园艺,都给人(尤其是“我们城里的年轻人”)以大开眼界的感觉。而第四、第五,以两章的篇幅讲谷物;第六章分五十个类别话蔬菜,让人有抑制不住的过一把农村瘾的冲动。最后一章“炊爨”,推出了华北农村的传统食品五十多种,真是诱人的美不胜收。

作者简介

齐如山,河北高阳人,戏曲理论家、民俗学家。一生著述丰富,撰写并编辑大量戏曲著作、和大量介绍北京(中国北方)风俗掌故作品。

目录信息

前言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农工的分类







打场
第三章 园艺的分类
种植的工作
培养的工作
专食根者
专食芽者
专食子叶者
专食嫩叶者
专食茎者
专食叶者
专食叶茎者
专食花者
专食苞或茎者
专食嫩果者
专食豆角者
专食果仁者
老嫩兼食的瓜果
售卖的工作
第四章 谷类(上)
谷之名称

黏谷
高梁
黏高梁



春麦
大麦
油麦
……
第五章 谷类(下)
第六章 菜蔬的分类
第七章 炊爨的分类
编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中信出版社的通识课堂系列电子书把《华北的农村》拆成了三本书: 民国的农村1 农事考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农工的分类 第三章 园艺的分类 民国的农村2 农产考 第四章 谷类(上) 第五章 谷类(下) 第六章 菜蔬的分类 华北民食考 第七章 炊爨的分类

评分

华北的农村是一本很奇特的书。 它是由一位京剧专家,1956年在台湾所写,提供给中华民国政府参考(至少作者的意愿如此)的对中国华北一带农工,农产和民食进行整体介绍的书。 1956年,这边厢反攻大陆的希望尤在,那边厢三大改造就要完成,海峡两岸政治气候都浓得不行。齐如山...  

评分

评分

华北的农村是一本很奇特的书。 它是由一位京剧专家,1956年在台湾所写,提供给中华民国政府参考(至少作者的意愿如此)的对中国华北一带农工,农产和民食进行整体介绍的书。 1956年,这边厢反攻大陆的希望尤在,那边厢三大改造就要完成,海峡两岸政治气候都浓得不行。齐如山...  

评分

中信出版社的通识课堂系列电子书把《华北的农村》拆成了三本书: 民国的农村1 农事考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农工的分类 第三章 园艺的分类 民国的农村2 农产考 第四章 谷类(上) 第五章 谷类(下) 第六章 菜蔬的分类 华北民食考 第七章 炊爨的分类

用户评价

评分

有一定参考价值,但离一部民俗词典还差得远

评分

名之曰“农村”不够准确,叫“农事”或“农作物”较合适;全书以谷物、菜蔬为纲,兼谈耕作饮食之法,书末专论炊制,因素喜面食多曾尝试,亦有不知者读之不厌;善能博引典籍,以通古今之变,笔墨所及多见民风淳朴,寒苦人家四季三餐辛酸情态;只是作者处身时代背景与今已大为不同,又兼立意特殊,故其论常以军粮为宗旨,又极崇洋,颇不以为然;编者删节两处于后记中声明致歉,其用心郑重,特予表彰

评分

名之曰“农村”不够准确,叫“农事”或“农作物”较合适;全书以谷物、菜蔬为纲,兼谈耕作饮食之法,书末专论炊制,因素喜面食多曾尝试,亦有不知者读之不厌;善能博引典籍,以通古今之变,笔墨所及多见民风淳朴,寒苦人家四季三餐辛酸情态;只是作者处身时代背景与今已大为不同,又兼立意特殊,故其论常以军粮为宗旨,又极崇洋,颇不以为然;编者删节两处于后记中声明致歉,其用心郑重,特予表彰

评分

北平的老头真可爱呢...

评分

名之曰“农村”不够准确,叫“农事”或“农作物”较合适;全书以谷物、菜蔬为纲,兼谈耕作饮食之法,书末专论炊制,因素喜面食多曾尝试,亦有不知者读之不厌;善能博引典籍,以通古今之变,笔墨所及多见民风淳朴,寒苦人家四季三餐辛酸情态;只是作者处身时代背景与今已大为不同,又兼立意特殊,故其论常以军粮为宗旨,又极崇洋,颇不以为然;编者删节两处于后记中声明致歉,其用心郑重,特予表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