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日坛城》内容简介:“大日坛城”是一幅描绘佛教经典《大日经》诸佛境界的唐代绢画,佛教“唐密”修行者的法物。“唐密”即唐朝时由北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密法,当时日本僧人空海从大唐学得带回日本,流传千年至今。而在中国,“唐密”在禅宗兴盛之后渐渐失传,今人多已不识,说到密宗,只知有“藏密”了。
以《大日坛城》为题,故事主线却是围棋。主人公俞上泉是一位围棋天才,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日战争期间,以其神奇不可思议的棋艺,打败日本诸多围棋高手,赢得“第一人”称号,并在一次次的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与当时中国国内节节败退的抗战形势形成鲜明对照。反过来说,当日本侵略军在中国战场节节胜利之时,他们视为“国技”的围棋之战却接连不断地败在一个中国人手下。围绕俞上泉,有一意保他和灭他的各种力量在拼争、厮杀:身怀绝技的中国武术高手、日本武士名流、中统特务、日本特务、抗日战士、汉奸……各种力量的拼杀往往如平地惊雷,诡谲迅疾,慑人心魄。身处风暴中心的俞上泉,对各种力量视若无睹,对一切危险置若罔闻,无论是棋盘上的杀气和暗处来路不明的杀气,他均以向死之心面对,而一次次绝处逢生。但他最终却抗拒不了历史车轮的残酷碾压……
除了结局,这个人物让人想起围棋大师吴清源,作者的确借用了吴清源的诸多经历,并写出自己对一个身处恶浊乱世的天才的理解。但作者立意不只在写一个伟大棋手的命运,而是试图在一切人物和故事之上,让某种真理浮现。这就是求“道”。
武术、围棋、唐密,是书中三大要素,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每当俞上泉棋战不利、欲求突破之策时,能够支招打破僵局的常常是武术的功夫高手,而俞上泉的心领神会、融会贯通,揭示出一个真理:无论何种技艺,在高妙之处,在终极的“道”上,都是相通的。
围棋与唐密有何关系?书中一个人物说:“唐密的大日坛城分十二宫,围棋的棋盘也是十二块区域。大日坛城的中央是八瓣红莲,棋盘中央叫天元。只不过大日坛城是由八瓣红莲向四周扩展,而下棋是从边角逐渐向中央进发,进程相反。”围棋棋盘与大日坛城原有形似之处,当俞上泉创造了“直取天元”、由中央出发的新下法而取胜以后,二者就有了神似。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围棋即唐密。
武术是功夫,围棋也是一种功夫,围棋即唐密,武术的最高境界也是唐密:三位一体。这就是以“大日坛城”做书名的原意吧。
虚实结合是小说一大特色。不仅许多人物各有真实历史人物的原型,不仅围棋的棋局皆有出处,唐密的真言和灌顶仪式都是真的,小说涉及到的任一技艺:拳术、刀术、剑术、箭术、茶道、花道……其描述都有极可靠的专业性。而这一切“实”,都融化在虚构的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中,相映生辉。结实的技术与超拔的想象力相结合,使作品质地厚重而又气息灵动,令阅读者有了获取知识、启发思维、激发灵性的多重享受。
整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层层跟进,环环相扣,令人读之欲罢不能。
《大日坛城》不是一部单纯的武侠小说和传奇文学,它写武术,写棋艺,写杀伐,写侠气,写情义,但不止于所写;它有好故事好人物,也不止于好故事好人物。有禅密佛学修养的读者,或许对它更能心领神会。它内容和内涵的丰富,让人难以简单道出,就像邹静之在序中说的,“那感觉像身后有一个辽阔的光年让你想投入进去再不出来……”
《大日坛城》作者徐皓峰近年在武术界、武侠小说界声名鹊起,此前出版的《逝去的武林》《道士下山》等,已为他赢得极好声誉和大批忠实读者。作为一位深通拳术、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广博知识和独到体会的作家,徐皓峰的武侠小说写作,上接民国武侠小说开山鼻祖向恺然一脉,对武术技术的描摹精确专业;同时另开新灶,将武术功夫与各门类传统文化融为一炉,融会贯通,以求其“道”彰显,使小说既好看又耐看,留有深长余韵。
想像一种东方气质 文/绿妖 徐皓峰出过五本书,还是不热。跟很多人提他,仍然不知道。我感慨同时,也莫名其妙地欣慰——我也害怕一个他大红大紫的世界。 在为数不多看过《大日坛城》的人中,也有人说,这个小说,中间没控制好。套用赵赵的话说:前面是侯孝贤,后面变成了周星驰...
评分《大日坛城》是一本不容易读的小说,费脑子的书,每一句似乎都有深意,需要仔细想一想。佛意、禅意、棋道、剑道、武士道、花道都融合在一起,有殊途归一之感。 本书发生的故事背景在日军侵华之时,如果从常理看来,作者简直是不分正邪,价值观颠倒。但似乎作者的写法就并不是...
评分大日坛城是佛教密宗中大日如来的绘像,也是徐皓峰撰写吴清源小说的一个道具。一个到日本学习围棋,有接受了中日密教的棋圣。一个武侠小说作家,来撰写一部围棋棋圣的小说,说起来还是奇怪,所以就用俞上源来遮盖,是欲盖弥彰,还是借题发挥,我们全且不论。但就此小说,我们却...
评分小说中,主角俞上泉与日本棋坛众高手下了很多盘十番棋,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对阵前多外骨的第二局。 十番棋是种定“生死”的棋,败者一生降格,屈居于人下。尊严,于棋手而言很重要。这种尊严来自对规则的尊敬与畏惧。小说中记录了一个故事,说的是俞上泉与大竹减三对弈,身...
奇书。有王小波看,有刘慈欣看,有徐浩峰看,幸福。
评分前半部委实不错,十番棋写的惊心动魄,机锋迭见,却不觉俗气。自俞上泉疯癫之时,风格遽然一变,与前番不似出自一人之手,水平陡然坠入一般作者之下,字字荒诞,人物多逗逼,情节无逻辑,最后几节终于回到正常水平,亦与前半部可相呼应,然全书浑然格局已坏,人物终至不可信不可叹服。日本人面貌亦无神似,人物设置里高手过于密集反至可笑,以上种种,使此书终为二流小说。只可惜前半部的字字玄机与绵密铺垫。今日读完,又涵咏前半部若许细节,终不敢认为通篇布局为作者有意为之,确为作者功力不济所至。
评分武术热、围棋热、宗教热,徐老师活在80年代中,不愿转身。
评分前半部委实不错,十番棋写的惊心动魄,机锋迭见,却不觉俗气。自俞上泉疯癫之时,风格遽然一变,与前番不似出自一人之手,水平陡然坠入一般作者之下,字字荒诞,人物多逗逼,情节无逻辑,最后几节终于回到正常水平,亦与前半部可相呼应,然全书浑然格局已坏,人物终至不可信不可叹服。日本人面貌亦无神似,人物设置里高手过于密集反至可笑,以上种种,使此书终为二流小说。只可惜前半部的字字玄机与绵密铺垫。今日读完,又涵咏前半部若许细节,终不敢认为通篇布局为作者有意为之,确为作者功力不济所至。
评分前半截惊艳,写着写着失控了,节奏全乱,水平又回到王小波门下走狗时期的耍贫嘴了。好在最后一部分挽回些分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