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國女性日本留學史

近代中國女性日本留學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作者:周一川
出品人:
頁數:339
译者:
出版時間:2007-06-01
價格:25.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802306332
叢書系列:性彆研究叢書
圖書標籤:
  • 留學史
  • 女性史
  • 日本
  • 曆史
  • 近代史
  • 近代中國女性留學日本史
  • 教育史
  • 女權
  • 近代中國女性
  • 日本留學
  • 女性史
  • 留學史
  • 近代史
  • 中日關係
  • 性彆研究
  • 教育史
  • 社會變遷
  • 女性成長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全麵論述瞭近代中國女性赴日留學的曆史。全書按時期(清末、民國初期、民國中後期)分三章論述,重點是民國初期部分。迄今為止的中國女子日本留學研究,明顯地集中在清朝末期,對民國時期留日女學生的論述大都局限在名單的製作及個彆事件的探討上。本書匯集瞭分散在中日兩國各處的大量的相關資料,理清瞭進入民國之後女子日本留學的曆史綫索,重點論證瞭民國初期女子日本留學狀況以及曆史形象的變化及其原因。書中使用瞭大量新發現的資料,因而從各章的論述以及各類統計中可以看到留日學界的整體狀況。特彆是民國時期留日學生曆年總人數的統計錶以及主要招收中國女留學生7校的畢業生統計錶等,是留日史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參考資料。書後附錄裏收錄瞭在國內很難查到的中國女留學生主要在學學校的課程錶和日本學者經調查製成的各類中國留學日本女生名單。

著者簡介

周一川,女,1955年齣生於山東省濟南市。1982年山東大學曆史係畢業,1993年獲山東大學中國近現代史碩士學位,1998年獲日本禦茶水女子大學社會科學博士學位。曾任山東大學曆史係助手、講師,日本禦茶水女子大學助手、C0E研究員。現為日本大學理工學部副教授。研究方嚮為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和日本留學史,重點為女性的日本留學史。

圖書目錄

前 言
第一章 清末中國女性的日本留學(1872~1911年)
第一節 清末留學概況和留學政策的特點
一、洋務運動與歐美留學
二、維新運動與日本留學的開始
三、清政府的“新政”和第一次留日高潮
四、清政府留學政策的特點
第二節 下田歌子和中國女性留學教育
一、中國女性留學教育的三階段
二、下田歌子的中國女性留學教育的日的乾“後果
第三節 清末的留日女學生
一、清末女子留學的初期階段與“拒俄運動”(1872~1905年)
二、清末女子留學的中期階段與“取締規則”事件(1905~1907年)
三、清末女子留學的末期階段與辛亥革命(1907~1911年)
四、清末留日女學生人數統計
第二章 民國初期的留日女學生(1912~1927年)
第一節 民國初期的留學政策
一、留學政策的空白時期和稽勛留學生的派遣
二、留學政策的製定和清末留學政策的繼續
三、留學製度的整頓和留學狀況
四、《日本對華文化事業補助留學生學費分配辦法》的公布
五、民國初期留學政策的特徵
第二節 從日本外務省文獻看民國初期留日女學生
一、《有關東京中國留日女學生的調查文件》
二、庚款補助學生中的女性
三、最早招收中國女學生的綜閤大學——日本大學專門部
四、中國女留學生的抗議事件
五、有關留學生人數的各類統計
第三節 文部省直轄(官立)三校的中國女學生
一、東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
二、奈良女子高等師範學校
三、東京高等蠶絲學校
小結
第四節 私立女子三校的中國學生
一、女子美術(專門)學校
二、東京女子醫學專門學校
三、日本女子大學校
小結
第五節 民國初期女子留學曆史形象的轉變
一、留學目的與內容的變化——從改革/革命救國到科學/教育救國
二、留學教育水準的變化——從中等速成教育到高等專門教育
三、社會活動形式的變化——從女學生單獨行動到男女生共同行動
小結
第三章 民國中後期的日本留學(1928~1945年)
第一節 南京國民黨政府的留學政策和日本留學(1928~1937年)
一、國民黨政府留學政策的特點
二、留日學生的特殊性
三、女留學生的概況
四、“學術留學”和“政治留學”
第二節傀儡政權滿洲國的留學政策和留日學生(1932~1945年)
一、留學政策及特徵
二、留日學生概況
三、以醫學為主的女子留學
第三節 華北和華中傀儡政權的留學政策和日本留學(1938~1945年)
一、傀儡政權留日學生的派遣
二、留日學生概況
三、戰時留日學生實態——以董锡惠為例
結束語 民國初期女子日本留學與中國社會
一、促進瞭女子高等專業教育的發展
二、移風易俗,改變傳統女性觀念
三、發展近代醫學,充實女醫隊伍
四、引進先進養蠶製絲技術
五、為歐美留學做準備
附錄一 民國初期中國女留學生所在6校課程錶
1.東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
2.奈良女子高等師範學校
3.東京高等蠶絲學校
4.東京女子醫學專門學校
5.女子美術學校
6.日本女子大學校
附錄二 日本學者製成的中國女留學生名單
1.石井洋子製成的1901~1919年期間的中國女留學生名單
2.加藤直子製成的東京女高師中國女留學生名單
3.三崎裕子製成的東京女醫校和東京女子醫學專門學校中國女留學生名單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資料超好超全,作者文筆也很舒服

评分

一般吧,停留在材料的堆積上,深度挖掘不夠。

评分

作者本身就是留日女學生,這篇翻譯成中文的博士論文錶現齣她所接受的日本學術訓練之特點,史料多元豐富(外交史料館、警視廳),對史料在留學三階段的梳理細緻縝密,但也同時使得研究本身過分聚焦細節,缺少瞭巨觀上對史料後設深度分析和閤理的想象,隻鎖定留學脈絡,和國內高教發展,歐美留學情況的適當比對實際也可結閤考慮。另外比較特別的是該研究也兼顧瞭口述訪談的部分,隻是這些當事人的迴憶有多少美化成分呢?訪談的問題可以更細緻地去提問:在留學中,人生受到最大影響是因由哪一部分的經驗?學校教育?生活經驗?還是社會活動?這提醒訪談方法,訪問內容謹慎使用之重要性,例如真的有些“左右為難”又覺得可惜的內容可以放“註”。

评分

課錶、人數統計的原始史料很多,對不會日語的人來說是幸事...

评分

作者本身就是留日女學生,這篇翻譯成中文的博士論文錶現齣她所接受的日本學術訓練之特點,史料多元豐富(外交史料館、警視廳),對史料在留學三階段的梳理細緻縝密,但也同時使得研究本身過分聚焦細節,缺少瞭巨觀上對史料後設深度分析和閤理的想象,隻鎖定留學脈絡,和國內高教發展,歐美留學情況的適當比對實際也可結閤考慮。另外比較特別的是該研究也兼顧瞭口述訪談的部分,隻是這些當事人的迴憶有多少美化成分呢?訪談的問題可以更細緻地去提問:在留學中,人生受到最大影響是因由哪一部分的經驗?學校教育?生活經驗?還是社會活動?這提醒訪談方法,訪問內容謹慎使用之重要性,例如真的有些“左右為難”又覺得可惜的內容可以放“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