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門夫人
幼年
考門夫人(Mrs.Charles E.Cowman)原名麗蒂·伯德(Lettie Bard),1870年生於美國伊利諾州。其父母為當地熱心義工,常免費接待當地旅客於自傢居住。因此,考門夫人深受其影響,也以義工為誌嚮。
傳道
考門夫婦於1889年6月8日結婚,並於1893年的一場病痛及祈禱中,雙雙投入基督教傳教行列。1901年,成為牧師的考門夫婦力踐誓言,從美國前往東亞傳經布道,辦院講學。其主要活動範圍為中國、韓國與日本。除瞭傳道之外,兩人並在中國上海,韓國漢城,日本東京等地創辦獨立教會“遠東傳教會”。
1925年初,考門夫婦返迴美國敘職時,於俄亥俄州前往密西根州的路上,考門先生心髒病病發。因病,兩人放棄東亞的傳道事業,定居加州修養。
上海考門紀念聖經學院
1925年9月24日,考門先生病逝。考門夫人雖遭喪偶之痛,但仍延續基督教傳教工作。1926年,考門夫人並在上海建立當地“考門紀念聖經學院”。1949年,因為中國新統治者——中國共産黨——不允許宗教活動,該學院停止運作,考門夫人也返迴美國。
荒漠甘泉
在考門先生與疾病鬥爭期間,考門夫人開始提筆寫作,以日記形式記錄二人的心路曆程,後來匯集而成,便是荒漠甘泉(Streams in the Desert)。荒漠甘泉以聖經中的經句為依據,也引入瞭其他神學著作中的段句,並結閤夫妻二人的“見證和靈修生活”,對《聖經》中某些經文展開瞭非常深入的闡釋。教導人們如何通過閱讀聖經聆聽 神 的話語並明白 神 的旨意。該祈禱書,於基督教世界裏被譽為:“一座支取不盡的心靈寶庫,一泓鮮活的甜美的生命甘泉。”
1960年4月17日,考門夫人逝世。離世前三天,她將所有文件日記交托專人處理,這些文件在死後在經整理齣版就是《新荒漠甘泉》(Streams in the Desert, Vol.II)
這是一本弘揚《聖經》教義的書,與《聖經》相似,也是一本在世界上擁有基督教徒及教外上億讀者的劃時代巨著。作者考門夫人是美國著名的基督女聖徒,《荒漠甘泉》是她一生靈性高峰時寫下的誦經領悟。她以每日一篇精美的啓迪之作,說明瞭靈修生活的無所不能,無所不在。她以一顆虔誠善良的愛心,將自己與一些名人智士誦經的心得體會、人生感受、智慧哲理、妙語箴言,精妙地溶於一體,以其豐富的內涵、精神的意蘊、感人的情懷,及巨大的魅力徵服瞭億萬人的心,使《荒漠甘泉》成為暢銷世界的不朽名著。
几点感想: 1,要有信心随时预备作主的器皿。 2,随时,随地,亲近主。 3,神的孩子要听神的话,只当求神所应许的,只取神所给予的。 4,我们受苦,为着得着安慰人的能力,作荣耀神的器皿。 5,记得时常在寂静中,在孤独中,与神交流。 6,不要求与你能力相等的...
評分让人很惦记的一本书,有空的时候就拿来翻两下,很安心、很温暖。 都说中国人得哲学或信仰(eg.孔夫子)是现世的,缺乏一种超然的存在,因此导致了中国人的……(n种症状)。看了这本书,就在想,无论是现世的还是超然的信仰,最终还是要落在地上,体现为对待人生与生活的态度与...
評分让人很惦记的一本书,有空的时候就拿来翻两下,很安心、很温暖。 都说中国人得哲学或信仰(eg.孔夫子)是现世的,缺乏一种超然的存在,因此导致了中国人的……(n种症状)。看了这本书,就在想,无论是现世的还是超然的信仰,最终还是要落在地上,体现为对待人生与生活的态度与...
評分让人很惦记的一本书,有空的时候就拿来翻两下,很安心、很温暖。 都说中国人得哲学或信仰(eg.孔夫子)是现世的,缺乏一种超然的存在,因此导致了中国人的……(n种症状)。看了这本书,就在想,无论是现世的还是超然的信仰,最终还是要落在地上,体现为对待人生与生活的态度与...
評分我没有宗教信仰,可是我和《荒漠甘泉》相见恨晚。 人总会受到挫折,感到彷徨,能有一个长者或者贴心之人安慰几句,便会顿时觉得欢喜很多。 我性格执拗,就算是别人再怎么劝说,只要我自己想不通,这件事情就会成为我跨不过去的坎。 是无意...
閱讀時間:1996年左右;每天閱讀一段聖經,分享感受與體驗;連續讀瞭幾年,逐步經曆與主同在。
评分每天一篇
评分閱讀時間:1996年左右;每天閱讀一段聖經,分享感受與體驗;連續讀瞭幾年,逐步經曆與主同在。
评分感謝神。
评分每天一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