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隐喻 认知语言学 metaphor 语言 概念合成理论
发表于2024-11-26
隐喻的认知研究-理论与实践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导论:隐喻的认知研究
1.1 关于隐喻的认知功能的探索
1.1.1 修辞学途径对隐喻的认知功能的认识
1.1.2 哲学途径对隐喻的认知功能的认识
1.1.3 语言学途径对隐喻的认知功能的认识
1.2 研究对象
第二章 莱柯夫认知隐喻理论的贡献与不足
2.1 莱柯夫认知隐喻理论的贡献
2.1.1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的三个基本观点
2.1.2 隐喻是思维和语言的最基本方式之一
2.1.3 确立了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
2.2 莱柯夫隐喻理论的不足
2.2.1 缺乏足够的经验主义理论基础
2.2.2 方法论:缺乏确定映射水平或特征的标准
2.2.3 自发、对等映射:过度概括
2.2.4 映射内容:不充分
2.2.5 相似概念结构构成的隐喻之间的关系:不明确
2.2.6 理论解释:缺乏经济性原则
第三章 隐喻映射的本质特征
3.1 选择性——隐喻映射的本质特征
3.1.1 源域运用和靶域聚焦产生选择性
3.1.2 基本隐喻决定多元隐喻中映射选择的内容
3.1.3 靶域的隐喻范围选取源域映射的不同角度
3.1.4 靶域的逻辑结构排斥源域向靶域映射时与靶域冲突的部分
3.1.5 概念特征的多样性决定靶域表达的多样性
3.2 隐喻映射的次要特征
3.2.1 非对称性和不可逆性
3.2.2 浮现性
第四章 转喻与隐喻的连续体关系
4.1 关于隐喻和转喻的一般定义
4.2 一般定义框架内存在的问题
4.2.1 隐喻不能发生在单一领域内吗
4.2.2 转喻一定有指称意义而隐喻一定没有吗
4.2.3 认知经验领域能区分隐喻和转喻吗
4.2.4 转喻是概念映射还是概念突出
4.3 隐喻与转喻的互动
4.4 转喻一隐喻连续体的建立机制
4.4.1 共同的经验基础
4.4.2 语用含义
4.4.3 范畴结构
4.4.4 文化模式
4.5 转喻-隐喻连续体的基本特征及其意义
第五章 隐喻研究的三个层次与主要领域
5.1 隐喻研究的三个层次
5.1.1 超个体层次:概念隐喻系统
5.1.2 个体层次:心理现实性
5.1.3 潜在个体层次:生理现实性
5.2 未来隐喻研究的主要领域
5.2.1 语言中不同种类的隐喻
5.2.2 转喻与隐喻的差别与联系
5.2.3 隐喻理解的过程与理解的结果
5.2.4 隐喻处理与处理隐喻
5.2.5 隐喻在语言和思维中的互动方式
5.2.6 语言与思维中隐喻的体验理据
第六章 隐喻理解模式
6.1 标准模式:先直义理解,后非直义理解
6.2 比较模式
6.2.1 Tversky的对比模式:隐喻是隐性明喻
6.2.2 显性特征不平衡模式:隐喻是隐性比较
6.3 关联优先模式:结构映射
6.4 互动论模式
6.5 特征归属模式:类内包陈述
……
第七章 Fauconnier的概念合成理论:阐释与质疑
第八章 分级显性意义假说:语义处理新理论
第九章 名词动用研究
第十章 任意性与分解性:惯用语研究之争
第十一章 惯用语理解的认知研究
第十二章 惯用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与意义研究
第十三章 反语理解研究
第十四章 反语处理三假说
参考文献
刘正光:湖南沅江人,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後,英国雷丁大学访问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画”入选者(2005年),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2004年),湖南省学科带头人培养物件(2005年),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副会长,湖南省翻译协会副会长,中国英语 教学研究会理事,《英语研究》编委成员。湖南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丶语用学丶语言习得 与外语教学。共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6项;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研究5项;发表学术论文60馀篇,其中外国语言文学类核心刊物论文近40篇(CSSCI收录 30多篇),各类转载和收录10多篇,出版着作丶教材8部;先後获湖南省新时期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次获湖南省翻译协会学术成果一等奖,2次获湖南省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奖。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隐喻的认知研究-理论与实践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