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國的思潮與人物

近代中國的思潮與人物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九州齣版社
作者:黃剋武
出品人:
頁數:451
译者:
出版時間:2013-3
價格:5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10818813
叢書系列:中研院學人文庫
圖書標籤:
  • 思想史
  • 近代史
  • 黃剋武
  • 中國近代史
  • 黃剋武
  • 學術史
  • 曆史
  • 中研院
  • 近代史
  • 思想史
  • 人物傳記
  • 中國近代史
  • 文化史
  • 曆史
  • 傳記
  • 啓濛運動
  • 社會思潮
  • 知識分子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為中研院學人文庫叢書之一,內容包括公私觀念與自由民主、梁啓超與近代中國思想變遷、民國人物與思想三個部分。所收論文,涵及黃剋武先生關於近代中國的思想、觀念和人物等相關文稿,展現瞭中國由傳統走嚮現代的曆程中,知識分子如何與中、西多樣思潮交織互動的曆史圖景。

著者簡介

黃剋武 1957年生於颱北闆橋。美國斯坦福大學曆史係博士,現任颱灣中研院近代史研究員兼所長,颱灣師範大學曆史學係兼任教授。專長領域為中國近代思想史、翻譯史與中西文化交流。著有《一個被放棄的選擇:梁啓超調適思想之研究》、《自由的所以然:嚴復對約翰彌爾自由思想的認識與批判》、《惟適之安:嚴復與近代中國的文化轉型》《金山鄉誌:政事篇》等專書及學術論文六十餘篇。

圖書目錄

甲編:公私觀念與自由民主
從追求正道到認同國族──明末至清末中國公私觀念的重整
一、前言
二、清中葉以降經世思想對公私問題的討論
三、以君民共主或民主來實現大公無私
四、自主之權、絜矩之道與公私
五、自由、權利、國民與公私
六、開明自營與公私
七、辛亥革命前夕革命派的公私觀
八、結論
清末民初的民主思想:意義與淵源
一、前言
二、近代西方民主思想的特點與演變
三、清末民初中國民主思想的解析
四、近代西方民主思想與清末民初民主思想之差異及其詮釋
五、清末民初民主思想的淵源:連續性與非連續性
六、結論
近代中國轉型時代的民主觀念?
一、前言:轉型時代的詞匯競爭與文化想象
二、西方兩種民主傳統:彌爾主義與盧梭主義
三、兩種樂觀主義與近代中國民主思想的特徵
四、近代中國民主思想與“意識本位的曆史發展論”
五、
近代中國民主觀念的支流——嚴復、梁啓超與中國式的彌爾主義
六、結論
近代中國的自由主義的發展:從嚴復到殷海光
一、前言
二、自由主義是什麼?
三、二十世紀中國自由主義之挫敗
四、“三個缺失”與近代中國自由主義的復雜麵貌
五、新儒傢思想對自由主義的反省與批判
六、結論
乙編:梁啓超與近代中國思想變遷
梁啓超的學術思想:以墨子學為中心之分析
一、前言
二、清代墨學的復興
三、《新民叢報》時期梁啓超的墨子學
四、一九二○年代梁啓超的墨子學
五、梁啓超學術思想的特點與評估——代結論
梁啓超與儒傢傳統延續與斷裂:以清末王學為中心之考察
一、前言
二、任公思想的內在邏輯
三、心有所主而兼容並蓄:陽明學與任公思想的取捨問題
四、結論
魂歸何處?梁啓超與儒教中國及其現代命運的再思考
一、前言:從列文森“儒教已死”的辯論談起
二、“方死方生”抑或“更生之變”?
三、鑄造“國魂”:晚清時期梁啓超的“國民”思想
四、“中國不亡論”與“國性”說:梁啓超的“文化民族主義”及其影響
五、餘論:“遊魂說”與“新啓濛”
梁啓超與中國現代史學之追尋?
一、前言
二、實證史學、道德知識與形上世界
三、鎔鑄一爐——新康德主義與佛儒思想會通下的新史學
四、任公史學思想的評估——代結論
梁啓超與康德?
一、楔子:梁啓超著作中的康德
二、學者對梁啓超譯介康德之評估
三、從カント到康德:梁啓超對康德中國圖像的建構
四、梁啓超對康德思想的闡釋與評估
五、結論
嚴復與梁啓超?
一、前言
二、嚴梁之初識:戊戌變法前夕
三、嚴梁“交鋒”:戊戌之後
四、結論
丙編:民國人物與思想
民國初年孔教問題之爭論(1912—1917)
一、前言
二、康有為之孔教思想
三、孔教運動之展開及儒傢是否為宗教之辯論
四、國教問題之爭論
五、帝製、復闢與孔教運動之衰微
六、結論
錢穆的學術思想與政治見解?
一、前言
二、錢穆史學中的政治與學術
三、錢穆的學術思想──經學與史學閤一
四、錢穆的政治見解——理想與現實的交融
五、結論
鬍適與赫胥黎?
一、前言
二、以人治對抗天行:鬍適初遇赫胥黎
三、作為方法的赫胥黎:薩迪法則與清代考據學的會通
四、存疑主義、科學主義與知識的範圍
五、結論
蔣介石與陽明學:以清末調適傳統為背景之分析
一、前言
二、梁啓超的調適思想與近代中國的陽明學
三、蔣介石與日本陽明學:繼承與批判
四、結語
蔣介石與梁啓超?
一、前?言
二、蔣介石的讀書生涯、文人認同與思想傾嚮
三、蔣介石與梁啓超
四、結論
蔣介石與賀麟?
一、前言
二、賀蔣交往:一般文獻中的賀蔣關係
三、蔣賀交往:蔣檔中的蔣賀關係
四、賀麟的《當代中國哲學》與蔣介石
五、結論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为国招魂,锻造新民;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最大志向。在这一点上,梁启超做得最为突出。 1899年梁启超就在自家创办的《清议报》第33期上,发表了《国民十大元气论》与《中国魂安在乎》两篇雄文,触及了所谓现代国家之精神基础的问题。 而一切的产生源自于梁启超(1873-1929)留下...

評分

为国招魂,锻造新民;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最大志向。在这一点上,梁启超做得最为突出。 1899年梁启超就在自家创办的《清议报》第33期上,发表了《国民十大元气论》与《中国魂安在乎》两篇雄文,触及了所谓现代国家之精神基础的问题。 而一切的产生源自于梁启超(1873-1929)留下...

評分

为国招魂,锻造新民;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最大志向。在这一点上,梁启超做得最为突出。 1899年梁启超就在自家创办的《清议报》第33期上,发表了《国民十大元气论》与《中国魂安在乎》两篇雄文,触及了所谓现代国家之精神基础的问题。 而一切的产生源自于梁启超(1873-1929)留下...

評分

为国招魂,锻造新民;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最大志向。在这一点上,梁启超做得最为突出。 1899年梁启超就在自家创办的《清议报》第33期上,发表了《国民十大元气论》与《中国魂安在乎》两篇雄文,触及了所谓现代国家之精神基础的问题。 而一切的产生源自于梁启超(1873-1929)留下...

評分

为国招魂,锻造新民;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最大志向。在这一点上,梁启超做得最为突出。 1899年梁启超就在自家创办的《清议报》第33期上,发表了《国民十大元气论》与《中国魂安在乎》两篇雄文,触及了所谓现代国家之精神基础的问题。 而一切的产生源自于梁启超(1873-1929)留下...

用戶評價

评分

梁啓超部分。感覺帶著很多“史意”在裏麵,“轉化”與“漸進”,或者作為日常經驗,感覺可與夏曉虹老師對讀

评分

讀黃先生的第一本書

评分

選讀下編

评分

有幾篇挺不錯的,近代知識分子思潮活躍的時期 有很多可以學習的地方。

评分

讀黃先生的第一本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