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林人文精选:沉思录(中英双语)》是古罗马帝国皇帝玛克斯•奥勒留在鞍马劳顿中所记录的与自己心灵的对话。这位一千八百年前的旷代奇人在书中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以及对为人处世律己待人之道等诸多人生哲理的领悟。该书不仅是古罗马斯多亚派哲学的里程碑,而且对今人的思想及生活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说是人间至宝。一代文学大师、翻译巨匠梁实秋的译文优美流畅、纯正优雅,是英语学习者和爱好者提高英语水平的最佳读物。
玛克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 公元121—180)
古罗马帝国皇帝,著名的“帝王哲学家”。为帝国之治夙兴夜寐,为平定兵患而征战四方,并最终死于军中。奥勒留在文学、修辞、哲学、法律、绘画方面均受过良好教育,自青年时代起即三度出任执政官,并在40岁(161年)时成为罗马帝国的皇帝。他为帝国夙兴夜寐地勤勉工作,作为体恤民情的法律实践者,他颁布大量法令,作出诸多司法决定并从民法当中删除不合理的条款;作为统帅,他为平定兵患动乱而风尘仆仆征战四方,并最终死于军中。他利用政事辛劳当中的片暇记录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为后世留下不朽的精神财富——《沉思录》。
读《沉思录》是一种折磨,如一碗味道怪异的汤,在口腔内充塞之际,只觉胃内一阵阵的酸水泛出,却又不得不入喉,仿佛相声里御赐的“珍珠翡翠白玉汤”。试举一例:“没有一个人天性不可忍受的事情对那个人发生。同样的事情发生于另一个人,或是因为他没看到他们的发生,或是因为...
评分能兼任帝王与哲学家的极少 在至高之位还能看清自己人更稀少 这也大概是为什么家宝老是推荐这书的原因 也许是与安东尼有了共鸣。 沉思录是属于那种在不同阶段兴许会读出不同含义来的书。坦言安东尼的自我对话有相当的一部分我读不太明白。也许是年纪心境未到。但至少可以摆脱被...
评分“1992年3月30日,读《沉思录》。马可-奥勒留是个理性主义者。又像内心的诗人,“——一个人退到任何地方都不如退入自己的心灵更为宁静和更少苦恼——宁静不过是心灵的井然有序”。或许两千年前的人就是这样的和谐。” —————— 好久不读这本书了。今年写《岩中花树》到家...
评分 评分貌似来来回回就讲了那么几个内容,却用了12卷去重复叙述。无非生死,无非理性,无非整体与实质,无非圭怒。关于生死的问题,大部分是同意的,就是人有选择死的权利,以及看透事物的本质就不会觉得该事物令人觉得可怕了,对死亦然。里面说到人的天性是乐群善邻的,就不同意了。
评分梁实秋的散文有种返璞归真的味道,是模仿的典范。 他的译文也很棒,老翻译家了,曾凭一人之力译了莎士比亚全集。 我觉得比何怀宏的版本好(何怀宏版本的我好像送人了,找不到了) 这本书还有英文对照,厚厚的一本书定价24,实惠至极。
评分三观好正,圣父般的价值观,自愧弗如。 中心思想偏佛教的积极入世和道教的顺应自然。
评分[18.12.22,图书馆]梁实秋的版本译得很通顺,而且新版本纠正了之前的翻译错误。这本书有关于生死、自然、理性、好坏的观点,可以批判地读,对有些观念加深理解或反对
评分貌似来来回回就讲了那么几个内容,却用了12卷去重复叙述。无非生死,无非理性,无非整体与实质,无非圭怒。关于生死的问题,大部分是同意的,就是人有选择死的权利,以及看透事物的本质就不会觉得该事物令人觉得可怕了,对死亦然。里面说到人的天性是乐群善邻的,就不同意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