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德国青年女作家尤迪特·海尔曼迄今为止唯一的作品,该书包括九个短篇,多描写柏林普通青年人的日常生活,其中,艺术青年的生活更是她喜爱的主题,因为她原本也是他们当中的一个。他们疏离于扰攘的主流社会,没有确定的生活目的和生活轨迹,也无法以常规来衡量他们的喜与悲,但他们并不是令人无法理解与接受的怪物。海尔曼以女性的细腻,大量描写细碎的生活琐事,然而那不是为了铺垫或渲染,一个不经意的动作或姿态,似乎便可以使读者产生“蓦然回首”的感动,对这些艺术青年的情绪产生共鸣。
图书目录
红珊瑚手镯
飓风
索尼娅
某种东西的了结
巴厘岛女人
洪特尔-汤普森-音乐
夏屋,以后
暗箱
在奥德河的这一边
尤迪特·海尔曼(Judith Hermann):德国女作家。1970年生于柏林。当过酒吧服务生,在纽约做过实习记者。1997年获阿尔弗雷德·德布林奖学金,专心创作一年,完成短篇小说集《夏屋,以后》。该书1998年出版后获广泛好评,作者因此获不来梅市文学提携奖(1998)、胡戈-巴尔奖(1999)、鲁道夫-亚历山大基金会奖(1999)、克莱斯特奖(2001)。2003年,她的短篇小说集《不过是幽灵而已》出版,在德国亦大受读者欢迎。
《夏屋,以后》象小说又似随笔,记录着爱情的碎片,一瞬间,一个夜晚,一段假期,仿佛一颗打破湖面的石子,那些涟漪旁若无人地荡漾着,最终又恢复了表面的平静。每个故事都没有背景,没有开头和结尾,只有片断的情节。但它们总是发生在冬天,无论是灰冷的城市,还是夜间的街道...
评分《夏屋,以后……》 德国出版史上当代小说创造的奇迹销量。尤利娜•赫尔曼和她一批相似年龄段的作者,让世界把眼光又拉回到德国文学来。德国人给世界的印象在于艰涩、冷酷;德语恐怕是最没有感情的语言之一。除却专业研究人员,我们对德国文学的印象大多停留在君特•格拉斯...
评分 评分 评分疲软的身体,加之脆弱而又空虚的灵魂,构成了尤迪特·海尔曼笔下的人物。沉闷、压抑、束缚充斥于叙事空间。仅存的一丝可怜的希望,被自己的懦弱捏碎。但可笑的是,捏碎希望的一刹那,又突然有了追逐的念头……人,罪与罚的矛盾体,活着便是可笑的。 奥尔弗斯主义者在...
索尼娅
评分如同爱情和暂时性不过是一个事物的两种说法,人总在矛盾的两极往复挣扎,内心再如何波澜壮阔都要维持表面的若无其事,以免被巨大情感和境况的落差灼伤。海尔曼的叙事收放自如,语言的魅力透过翻译的扭曲依然熠熠生辉,节奏和留白极好,强烈的电影镜头感,而且是我喜欢极了的那种导演给出事端和情绪却不做任何价值判定的故事。和整整一个时代相勾连,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大而化之的表达。不同时期的代入感,偶然的出乎意料的片段和似乎理所当然的最终抉择,每每让我想起大卫林奇,那种介于梦境和现实之间的生活。一气贯通的感觉,很久没有过了。
评分读完翻到扉页才知道海尔曼是一个女性作家,略微吃惊,很少有女性作家没有那种过于繁华或清冷的造作感,也没有那种絮絮叨叨的繁琐,和阿特伍德一样让人舒服,不过海尔曼更像一杯温水。她并不显得克制冷清,而是一种恰到好处的节奏,其实我觉得这个翻译一定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她的行文但这个翻译却不能不说是好的,那种节奏,停顿,叙事的风格,重复,以及画面的切换。极其喜欢第一篇红珊瑚手镯,那种夹杂着魔幻和情绪的故事,什么也没有说。但是,和那些我所深爱的作家相比,它底下其实也真的挖掘不出什么。
评分尤迪特.海尔曼 夏屋,以后 德国现代女作家 尤迪特.海尔曼
评分医生说,我会好起来的,但我却觉得悲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