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雜誌是一個國傢一種文化或多種文化風雲際會的産物,也是人的思想和情感的結晶。它傳播的是一種生活方式和價值觀,而生活方式的背後實際上也是一種價值觀,它凝聚瞭在特定社會文化背景下生活的編采人員的心血,尤其是雜誌主編的心血。 本書中,作者與這些英國雜誌的主編們娓娓攀談,從主編和雜誌的價值觀到雜誌的齣版理念,到具體的操作流程——采編、發行、廣告等等,讀來就像我們登門拜訪,與這麼多方傢直接交流一樣,頭腦經曆一場風暴。
生乾20世紀70年代。山東濟南人。酷愛讀書、旅遊。2000年畢業於山東師範大學新聞係。2005年11月畢業於英國龍比亞大學。獲得新聞碩士學位的同時,並獲該校“Tristan Hewins Memorial Prize”(奬勵對新聞事業的熱情和追求)。 先後任職於山東《經濟導報》,中國新聞社《視點》雜誌,《財神》雜誌。《新聞人物》雜誌等。目前為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特約撰稿人,《深圳特區報》、《新聞人物》雜誌、《世界新聞報》馬主英國特約記者。
我是前年看到的这本书,当时正在做一本周刊,很想抓住些新的思路和方法。我对杂志的概念仅仅停留在国内的 时尚 南都等等。原来他们也是学习了英国的杂志的一些方法。 作者问了哪些问题我都忘得差不多了,但我对里面的主编印象很深,他们的工作状态很让人羡慕,至少不像...
評分时过5年,还是可以有收获。 涉及的期刊种类很丰富,对话也很轻松,没有说教,但却把期刊经营的一些微妙之处传递了出来。如果多一点同类杂志的经营者对话会更立体。种种小贴士的运用也很用心。 很难得。 赞。 2012.4.1
評分我是前年看到的这本书,当时正在做一本周刊,很想抓住些新的思路和方法。我对杂志的概念仅仅停留在国内的 时尚 南都等等。原来他们也是学习了英国的杂志的一些方法。 作者问了哪些问题我都忘得差不多了,但我对里面的主编印象很深,他们的工作状态很让人羡慕,至少不像...
評分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同时看完了三本书——两本李皖的乐评,一本公路的台湾民歌史。这本不是我的读书风格,我没有同时攻读几本书的习惯,这次之所以这样,实在是因为这本书有点勾不起俺的兴趣。 最初在网上看到这本书,以为应该是那样;等书到手里,发现原来是这样,简直就是梦想...
評分很有意思的采访体。读起来相当轻松。 可见英国杂志人的思路、创见、以及种种干预社会进步的举措。 下午心情不好的时候,躺在沙发上读了上半本,对BIg ISSUE印象最深,男性健康诸编辑亲身上阵健身上封面的典故也很有趣。幽默讽刺类的时政杂志是我们这边最缺乏的,看起来很让人眼...
有點不知所雲
评分標題很聳動
评分膚淺,連問題也不會問,外行人
评分自購/ 圖書館 C301 G239.561.2/bzh1
评分很好玩啊 很八卦體啊 還有人不懂樂嗬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