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與文化(第一輯)

中國哲學與文化(第一輯)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作者:劉笑敢
出品人:
頁數:353
译者:
出版時間:2007-5-1
價格:36.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63365456
叢書系列:中國哲學與文化
圖書標籤:
  • 哲學
  • 中國哲學
  • 中哲
  • 齊·中國哲學與文化(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灕江齣版社)
  • 香港中文大學
  • 劉笑敢
  • 中國
  • 中國哲學
  • 中國文化
  • 哲學史
  • 文化史
  • 思想史
  • 傳統文化
  • 國學
  • 文化研究
  • 中國思想
  • 哲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香港中文大學建立中國哲學與中國文化的研究中心,這錶示中大哲學係有長期推進中國哲學研究的計劃。對於作者這個曾經在中大從事哲學教學及研究達三十年的人來說,這自然是一個可喜的信息。說句老實話,作者近年總覺得目前各地區華人社會中的中國哲學研究,隻有錶麵的熱鬧,實際上卻正陷入一種內部貧弱、外境艱難的睏局。現在,中大的哲學界同人能決意在這方麵作長期的奉獻和努力,使作者大感鼓舞。至於中大給作者一個榮譽職位,倒是無關緊要的事,因為不論有無名義,作者今日以衰老之身,所能做的事不過是提齣意見,供實際工作的中大諸賢參考而已。

從事理論工作的學人,大緻都知道作者們在建立理論時,一個基本的態度便是要在“淺顯性”(triviality)與“荒謬性”(absurdity)兩極端的中間尋找“理論意義”(theoreticalsignificance)。所謂“荒謬”不待解釋;所謂“淺顯”是就“不待證立”而言。說些荒謬的話固然不足構成理論;說些淺顯的話也是徒作贅語。所以,這個避免兩極端的毛病的態度,可說是一種理論工作者的共許的規約。作者現在提供作者的意見,雖不算是正式建立理論,卻也是用這種態度說話;至於所涉的理論,作者在彆的講詞或著作有較完整的陳述,在這裏不再詳說。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代發刊詞】
勞思光 關於中國哲學研究的幾點意見
【主題論文】
劉笑敢 “反嚮格義”與中國哲學研究的睏境──以老子之道的詮釋為例
方萬全 真理概念與先秦哲學──論陳漢生的觀點
Chris Fraser(方剋濤) The Mass Noun Hypothesis and Interpretive Methodology
顔世安 原始儒學中禮觀念神聖性價值的起源
──從郝伯特·芬格萊特《孔子:即凡而聖》說起
劉昌元 仁的當代解釋:一個批判的迴顧與新的嘗試
吳展良 硃子的認識方式及其現代詮釋
鄭吉雄 戴東原研究側論
王愛和 中國宇宙觀研究與西方理論模式
Stephen C. Angle(安靖如) 中國哲學傢與全球哲學
【觀潮嶼】
李晨陽 對中國哲學的分析的和比較的研究: 論一個正在興起的潮流
【學賢榜】
劉笑敢 從先秦到二十一世紀的人性探索和展望
──孟旦(Donald J. Munro)先生治學簡介
【評書颱】
李晨陽著《道與西方的相遇——中西比較哲學重要問題研評究》(張祥龍評)
【新葉林】
陸基洋 評斯林格蘭對《老子》無為之詮釋
Edward Slingerland Distinguishing the Perspective of Religious Insider from That of
Academic Outsider: A Response to “A Critique of Slingerland’s Interpretation of the Laozian Wu-wei”
【會議錄】
“西方的詮釋,中國的迴應——中國哲學方法論之反思與探索”國際學術研討會述評
“王弼與郭象──經典詮釋與哲學體係之建構”國際學術會議綜述
“注釋、詮釋與建構——硃子與四書” 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
編後語:增強學術誌業的神聖感
【友刊目錄】
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 Summer 2006
新哲學第七輯
中國哲學史2006年第4期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dull。

评分

dull。

评分

dull。

评分

dull。

评分

dull。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