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小品文体研究

晚明小品文体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江西教育出版社
作者:徐艳
出品人:
页数:424
译者:
出版时间:2004-6-1
价格:2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924458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晚明
  • 文学研究
  • 文体学
  • 晚明文学
  • 小品文
  • 文体研究
  • 明代文学
  • 散文研究
  • 文化史
  • 文人风格
  • 语言风格
  • 思想表达
  • 文学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文体指语言、意象、结构等文学形式要素所表现出的较具整体意义的个性。晚明小品是指明代万历以后出现的文学性散文。从文体角度研究晚明小品,是欲在形式内容一体的视野中,以贴近作品本体的方式,更为细致、准确把握晚明小品的特质,揭示晚明小品的文学史价值。 本文分五章,前三章从语言、意象、结构三个层次分别阐述晚明小品的文体特征,揭示其所表现的情感内容的丰富性、个性化。第四章分析晚明小品文体中的滑稽因素,认为其一方面以活泼自由的特征解构着传统散文文体的整肃性,另一方面又会一定程度地阻碍个性化审美情感的深入表现;第五章描述晚明小品文体的发展历程,主要包括其对以往散文的继承,晚明小品自身的文体发展历程,以及所受到的通俗文类的文体影响。在这样的研究中,将对晚明小品文体的共时性分析与历时性判断结合起来,以较为全面地描述晚明小品的文体特质。 文中对晚明小品文体价值的定位,是以其所具有的作为五四白话散文文体滥觞的意义为皈依的。古代作品中被现代人继承、并且有助于其现代化发展的部分,是古代文学作品中最具生命力的部分。这样的比照并不欲否定或淡化晚明小品与五四白话散文之间存在的本质差异;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五四白话散文昭示了一种更具本质意义、同时也更为现代人所公认的历史进步,它才具备了作为衡量以前历史时期作品的存在价值之参照物的资格。此外,这样的对照也是试图对有关中国文学如何由古代而走向现代的问题作一基本诠释。与此相关,本文又以传统散文的典型代表——唐宋古文作为衡量晚明小品文体历史进步的主要比照,晚明小品所具有的成为五四白话散文历史滥觞的文体因素,正是在对以往散文传统的超越中而得以创造的。 历史是现实的镜子。任何文学历史的研究都应当具有为当代文学的发展方向提供历史依据的意义。本文描述晚明小品文体创造的最终目的,也是希望为当今散文的更具审美意义的形式经营,以及更为丰富生动的个性化审美情感表现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历史的参照。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绪论 文体考察:晚明小品研究的必要途径
一、 文体的内涵
二、 从晚明到现代的对于晚明小品的文体关注
三、 当代晚明小品文体研究的相对薄弱兼淡晚明小品内容的研究途径
四、 本文研究思路概述
第一章 晚明小品的语言
第一节 语言秩序的创造性
一、 对抑扬顿挫的固定节律的背离
二、 对舒缓从容的语气模式的摆脱
三、 逻辑表述的精确化
四、 五四白话散文语言秩序的滥觞
第二节 选择词语的新倾向
一、 传统散文的选词局限
二、 接近六朝的绚烂词采
三、 词语选择的自由丰富
四、 新异奇奥的选词追求
五、 对五四白话散文词语选择方式的影响
第三节 词义内涵的拓展
一、 传统散文词义的相对单调
二、 自然语序条件下的词义灵活建构
三、 幽奇奥渺的词义拓展
四、 五四白话散文词义建构方式的历史基础
结语 对于自由丰富的散文语言发展道路的开辟
第二章 晚明小品的意象
第一节 场景式意象
一、 唐宋古文缺乏成功的场景式意象
二、 晚明小品作家文论中表现的对成功意象的追求
三、 场景分解的细致化
四、 物象描写的个性化
五、 物象组合的整体性
第二节 行为性意象
一、 唐宋古文缺乏成功的行为性意象
二、 事象选择的日常化
三、 行为过程的具体化
四、 事象描写的个性化
五、 事象组合的情感化
第三节 比喻型意象
一、 唐宋古文缺乏成功的比喻型意象
二、 比喻意象
三、 拟人意象
四、 通感意象
五、 象征意象
第四节 对五四白话散文意象的影响
结语 “意象”“意义”的核心
第三章 晚明小品的结构
第一节 唐宋古文的结构特征
一、 较为单纯的逻辑性
二、 组织秩序的规则平稳
三、 意义形成的线性化
第二节 各结构单元间关系的有机情感性
一、 单元间组织目的的情感性
二、 单元意义对结构语境的依赖
三、 单元间组合的整体性
第三节 结构秩序的开放性
一、 以时空为中心的结构时空的交错变幻
二、 以意象为中心的结构意象组合方式的多样化
三、 结构的弹性明快轻灵与曲折复杂的兼容
第四节 结构经营的个性化
一、 景物描绘的个性化结构
二、 人物表现的个性化结构
三、 议论的个性化结构
第五节 对五四白话散文结构的影响
结语 对于文学发展“趋势”的注脚
第四章 晚明小品文体中的谐谑因素
第一节 从传统到现代的桥梁
一、 谐谑性文体的价值体认及其它
二、 从传统到现代的桥梁
第二节 语言的谐谑
一、 戏拟
二、 移植
三、 反唇相讥
第三节 情景的谐谑
一、 情景的倒置
二、 情景的虚拟
第四节 行为的谐谑
一、 误会的行为
二、 僵硬的行为
三、 盲目的行为
第五节 比喻的谐谑
一、 比喻的谐谑
二、 拟人、通感的谐谑
三、 女性喻体所构成的谐庛
第六节 结构的谐谑
一、 以事件为中心的谐谑性结构
二、 以人物性格为中心的谐谑性结构
结语 功过参半的谐谑
第五章 晚明小品的文体历程
第一节 从万历刻本《东坡志林》看前代散文对晚明小品的文体影响
第二节 明中叶散文的文体新变及其对晚明小品的影响
一、 前后七子散文的文体新变及其对晚明小品的影响
二、 前后七子之外作家散文的文体新变及其对晚明小品的影响
第三节 晚明小品文体的初创期
一、 对形式美的执着追求前后七子追求形式美主张的发展
二、 流畅易晓的文体崇尚以对唐宋古文文体特征的吸取反对七子及其末流
三、 直白真实童心的大胆展现公安派的先声
第四节 晚明小品文体的鼎盛期以公安派为中心
一、 公安派前期小品的文体开拓
二、 公安派后期小品的文体内敛
三、 公安派小品文体的影响
第五节 晚明小品文体的转折期以竟陵派为中心
一、 从公安到竟陵的文运转移
二、 “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竟陵派小品独特的文体定位
三、 竟陵派小品的文体影响
第六节 晚明小品文体的分流期
一、 向传统文体的进一步回归以伪作《徐文长文集》评点对袁宏道文学思想的曲解及其影响为例
二、 文体新变因素的延续发展
第七节 晚明小品所接受的通俗文类的文体影响
一、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体追求
二、 文体表现能力的拓展深入
结语 一场颇具波折的散文文体革新运动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其实这是一本挺好的书,为文学语言的分析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的路径。在讨论古代文体的时候,不忘关照现代。(而且还不是在“晚清”这种硬性的时间框架之内)

评分

补标。真正实践了从“形式”的角度去考察文体特征,角度新颖,某些解读,特别是同题异体的比较,颇见新意。但从苛刻的角度说,过于看重语言形式,实则也为自己设置了障碍,有时不免刻意、过度之嫌。

评分

其实这是一本挺好的书,为文学语言的分析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的路径。在讨论古代文体的时候,不忘关照现代。(而且还不是在“晚清”这种硬性的时间框架之内)

评分

补标。真正实践了从“形式”的角度去考察文体特征,角度新颖,某些解读,特别是同题异体的比较,颇见新意。但从苛刻的角度说,过于看重语言形式,实则也为自己设置了障碍,有时不免刻意、过度之嫌。

评分

其实这是一本挺好的书,为文学语言的分析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的路径。在讨论古代文体的时候,不忘关照现代。(而且还不是在“晚清”这种硬性的时间框架之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