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汉传佛教信仰方式的变迁

当代中国汉传佛教信仰方式的变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作者:李尚全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
出版时间:2006-01-01
价格:32.80元
装帧:简裝本
isbn号码:978722603242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佛教
  • 佛学
  • 江浙佛教
  • 宗教
  • 台湾
  • 全球化
  • 企业化
  • 中国佛教问题
  • 汉传佛教
  • 当代佛教
  • 宗教社会学
  • 信仰变迁
  • 中国宗教
  • 佛教研究
  • 民俗信仰
  • 宗教与文化
  • 社会转型
  • 佛教现代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一部以台湾近50年佛教为样本,研究当代中国汉传佛教信仰方式变迁的著作。全书介绍了乡族佛教的性格与相貌、在台湾重建江浙佛教的一个实例、江浙佛教的本土化流变、政治转型语境里的佛教话语、关于江浙佛教现代命运的理性思考等五部分内容。

作者简介

李尚全,男,1960年1月生,甘肃景泰县人,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扬州大学佛学研究所所长、苏州市佛教协会会刊《苏州佛教》编审、戒幢佛学研究所研究员、《寒山寺佛学》年刊执行主编。曾在《世界宗教研究》、《中国宗教》、《佛学研究》、《法音》、《西藏研究》、《社会科学研究》、《社会科学战线》、《甘肃社会科学》、《青海社会科学》、《五台山研究》、《兰州学刊》、《南京晓庄学院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佛教学论文30多篇。创办过《佛教知识》季刊、主编过《显密文化》等论文集。出版的专著有:1、《佛教论译集》(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2、《汉传佛教概论》(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东方出版中心,2008年修订版),3、《当代中国汉传佛教信仰方式的变迁》(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4、《人本佛教:现代化语境里的佛教话语》(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5、《明开法师:生平与著述》(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6、《正智与生活:30年闻思佛学的心力路堤》(东方出版中心,2010),7、《简明中国佛教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8、《竺法护传略》(甘肃人民出版社,2011),9、《慧灯无尽照海东:鉴真大和上评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0、古籍整理·儒藏精华编第183册《大学衍义点校》(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其中《汉传佛教概论》(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年在天津荣获“北方十五省市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奖”,《当代中国汉传佛教信仰方式的变迁》2008年在南京荣获“江苏省高校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目录信息

这是一篇以台湾近50年佛教为样本,研究当代中国汉传佛教信仰变迁的学术著作。作者提出了一个“江浙佛教”的概念,以将海峡两岸的佛教联系到一起。
目录:
导言
一、“江浙佛教”概念的界定
1.“江浙佛教”概念的提出
2.对“中国佛教”概念的批评性讨论
3.“江浙佛教”概念的界定
二、选题动机、意义和目的
1.江浙佛教与台湾问题
2.学术史回顾(1951~2003年)
3.选题意义和目的
三、分析理论与研究方法
四、基本论述框架与研究资料综述
1.基本论述框架
2.研究资料综述
五、论文的基本思路、创新点与不足
1.学术禁区与天下公器:理论和方法上的思路
2.传统与现代性的磨合:研究客体的思路
3.本研究的创新点
4.本研究的缺陷
第一章 经忏香火佛教:乡族佛教的性格与相貌
一、中国佛教的类型与江浙佛教信仰的基本内涵
1.中国佛教的类型
2.江浙佛教信仰的基本内涵
二、经忏香火佛教在台湾的传播与流变
1.江浙佛教在唐宋时期开始影响台湾
2.闽南籍僧人在台湾的第一次拓荒
3.斋教在台湾的历史地位
三、文化功能主义视角:经忏香火佛教有利于光复前社会稳定
1.为上海谋生的闽南人提供精神支柱和慰藉
2.回归江浙佛教,抵制日本佛教渗透
四、文化冲同论视角:日本佛教与台湾社会变迁
五、结论
第二章 中国佛教会:在台湾重建江浙佛教的一个实例
一、中国佛教会的类型、建立、内部整合与播迁台湾的原因
1.中国佛教会的类型
2.冲突论视角:中国佛教会的建立、整合与播迁台湾的原因
二、大陆僧人赴台的动机、方式及本土本土僧尼的态度
1.大陆僧人赴台的两种动机
2.大陆僧人赴台的三种方式
3.本土僧尼对大陆赴台僧人持包容态度
三、中国佛教会的本土化与江浙佛教的重建
1.中国佛教会在台湾复会及其本土化过程
2.功能主义视角:江浙佛教在台湾的重建
四、结论
第三章 企业化佛教:江浙佛教的本土化流变
1.理论来源:太虚“人间净土”思想
2.实践蓝图:慈航“三大救生圈”
3.江浙佛教本土化流变的尝试
二、企业化佛教的理论翻新与实践
1.星云:佛教即生活的理论与实践
2.证严:“三不三济”的禅宗慈善理念与实践
3.晓云:“觉之教育”理念与实践
4.悟因:“让佛教重回教育岗位”的理念与实践
三、结论
第四章 人间佛教运动:政治转型语境里的佛教话语
一、人间佛教运动的理论来源
1.“去鬼神话”:太虚人本佛教的理论特色
2.“去天神话”:印顺人间佛教的理论特色
二、关于人间佛教复兴运动的多角度思考
1.全球化视角:争取、扩张、包容
2.功能主义视角:回归传?
3.冲突论视角:江浙佛教世俗化运动
三、结论
结 语 关于江浙佛教现代命运的理性思考
一、江浙佛教在台湾本土化的制衡因素
1.官方高压政策
2.宗法性传统佛教的隋性
二、历史启示:江浙佛教的现代化不等于世俗化
三、超越政治:海峡两岸江浙佛教交流与沟通的合理模式
1.投石问路:圣严的尝试(1988年)
2.迂回曲折:星云的努力(1989~2002年)
3.惠空经验:连按佛教交流与沟通的合理模式(1995~2002年)
附录一:主演参考文献
附录二:本文作者佛学著述概要
后 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能更垃圾一点么

评分

能更垃圾一点么

评分

能更垃圾一点么

评分

能更垃圾一点么

评分

能更垃圾一点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