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家会伤人

为何家会伤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作者:武志红
出品人:
页数:312
译者:
出版时间:2007-5-1
价格:27.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06286725
丛书系列:心理沫沫茶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家庭
  • 心理
  • 武志红
  • 家庭心理
  • 教育
  • 为何家会伤人
  • 生活
  • 家庭关系
  • 心理分析
  • 人性探讨
  • 亲密关系
  • 情感创伤
  • 家庭矛盾
  • 社会现象
  • 人性弱点
  • 家庭暴力
  • 亲密关系危机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精选“健康·心理”专栏32篇阐述家庭教育与个人成长的文章,包括父母溺爱、高考压力、青少年网络成瘾等方方面面的家庭问题。所取案例真实,分析透彻入理。专业的心理学原理与概念在作者笔下变得生动鲜活,足以被所有普通人理解、接受,进而促进为人父母者的成长,不让家庭伤人的悲剧再次重演。

作者简介

武志红,1974年生,1992年考进北京大学心理学系,2001年获得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师从国内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

硕士毕业后,进入《广州日报》工作,目前主持《广州日报》每周六见报的“健康·心理”专栏。

目录信息

自序
宠爱自己——溺爱的心理真相
放纵型溺爱:最懒惰的爱
青少年太听话不是优点
密不透风的“爱”源于自私
考试瘾比网瘾更可怕
教孩子知识,不如给孩子爱
父母,别把焦虑转嫁给孩子
孩子“无意捣蛋”可能有内情
和孩子一起直面高考失利
高十二、初九与压力
如何一年圆“北大梦”
妈妈的苦恼:我有个“坏”女儿
孩子有问题大人先自省
苦难的童年为“神经症”播种
幼年管教狠,长大爱自欺
嫁祸责任:邪恶的诞生
孩子为何把网络当成“安全岛”
父亲太暴躁不是你的错
孩子当不了家庭保护神
父母像小孩,儿女莫纵容
别拿自己的尺子量对方
不要把权力规则带回家
男孩归爸爸,女孩归妈妈
分离:生命中永恒的主题
第一次分手都是心灵的修复
孩子,不该是你的最爱
你的恋爱,是不是为父母而谈?
缘分=娶回“妈妈”,嫁给“爸爸”?
四年没性爱,究竟错在谁
慎防亲密关系中的“洗脑”
小心!“冲喜”冲出精神疾病
2006年的6个爱的谎言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读这本书我感触良多,武志红深刻剖析了中国传统家庭中的夫妻关系与亲子关系,将其中直达心灵深处的苦痛与伤口赤裸裸地呈现出来,让人不禁沉浸在忧思中。关注孩子甚于关注配偶的家庭、以爱为名对孩子施行的压迫式教育、夹在婆媳大战中左右为难的三夹板丈夫、完成学业后仍然呆在...  

评分

谈到家庭,我总是有很多的不安。接触了很多人都对家庭有恐惧,体现在他们跟别人交往上和自身的行为,不经意的就会把自己无法完成的愿望加在年龄小一些的人的身上。 现在社会压力大,父母们在进行所谓的“竞争”和“希望孩子过上好的生活”。我时常问我父母,“你们想要的是什...  

评分

标签选择了心理,而不是心理学。 本书的标题让我产生极大的兴趣,盼望能从中独到某种层层升入的分析,去理性的解释现实中的种种问题。而其实,本书以案例为主,理论分析是花絮。 初看时,有意无意地将自己的经历与书中人物相联系,哪怕是丝毫的相似都像镜中我...  

评分

谈到家庭,我总是有很多的不安。接触了很多人都对家庭有恐惧,体现在他们跟别人交往上和自身的行为,不经意的就会把自己无法完成的愿望加在年龄小一些的人的身上。 现在社会压力大,父母们在进行所谓的“竞争”和“希望孩子过上好的生活”。我时常问我父母,“你们想要的是什...  

评分

读这本书我感触良多,武志红深刻剖析了中国传统家庭中的夫妻关系与亲子关系,将其中直达心灵深处的苦痛与伤口赤裸裸地呈现出来,让人不禁沉浸在忧思中。关注孩子甚于关注配偶的家庭、以爱为名对孩子施行的压迫式教育、夹在婆媳大战中左右为难的三夹板丈夫、完成学业后仍然呆在...  

用户评价

评分

通篇读下来,给我的感觉是作者将自己日常生活中观察、体悟到的家庭心理学内容随笔记录,然后拼凑而成此书。很多中国人写心理学书籍,总带着一股子圣人般的关怀,可是手中的武器却只有他自己经历过或听说过的几个案例。也许你的案例可以给人启发,但我认为心理学的终极目标是让人学会自助。这不是社会科学该有的方法,更谈不上一本心理自助书籍该有的方法,这只是作者跟自己讲道理的一本随笔。

评分

大概中国的学者最合适写这种case by case的书,理论四处征引缺乏体系,有点让人失望

评分

值得一读

评分

武志红的书还是少看为好吧,都是案例分析,在读报吗,在看故事会吗,想想这本书讲了什么呢,你得到了什么呢,分析分析,停不下来的分析,无处不在的内在小孩,解决之道呢,看完书脑子怎一个乱字了得,订阅个公众号偶尔看两篇就得了,书可别买了,多看些系统化的书吧

评分

通篇读下来,给我的感觉是作者将自己日常生活中观察、体悟到的家庭心理学内容随笔记录,然后拼凑而成此书。很多中国人写心理学书籍,总带着一股子圣人般的关怀,可是手中的武器却只有他自己经历过或听说过的几个案例。也许你的案例可以给人启发,但我认为心理学的终极目标是让人学会自助。这不是社会科学该有的方法,更谈不上一本心理自助书籍该有的方法,这只是作者跟自己讲道理的一本随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