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生與滅

建築生與滅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薩瓦裏,齣生於意大利。20世紀30年代畢業於羅馬大學,獲土木工程和數學博士學位。二戰前後移居美國,曾參與研製原子背景的“曼哈頓”計劃。後長期任教於哥倫比亞大學,擔任土木工程及建築專業教授。1997年薩瓦多裏榮獲美國土木工程學會奬。薩瓦多裏還曾擔任維德林格聯閤事務所顧問、名譽主席。他還撰寫有多部頗具影響力的專著,包括《建築生與死:建築物如何站起來》、《建築生與滅:建築物為何倒下去》、《工程設計中的數學方法》、《建築結構設計》等。

出版者:天津大學齣版社
作者:[美] 馬裏奧·薩瓦多裏
出品人:
頁數:308
译者:吳省斯
出版時間:2007-4-1
價格:40.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61824320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建築 
  • 建築結構 
  • 科普 
  • 結構 
  • 藝術 
  • 建築設計 
  • 建築的生與滅 
  • 設計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從遊牧民族所使用的帳篷到現代化的芝加哥西爾斯大廈,這之中顯現瞭技術上、材料上和結構上的巨大革新。

本書作者以清晰且熱情的口吻為讀者介紹瞭自古至今的施建方法,包括當今科技對建築規劃和施工方麵有著重大影響的一些進步;不斷改進的材枓(鋼、混凝土、塑料等),抗震設計的進步,以及電腦在建築設計及結構設計上帶來的革命性變化。

『這是一本令人愉悅的書……描述瞭建築結構在曆史上那些具有裏程碑意義的演進例如:埃及金字塔、土耳其聖索菲亞教堂、意大利米蘭教堂、法國艾菲爾鐵塔以及為人熟悉的哥特式教堂、大型橋梁與摩天大樓行文中作者穿插闡釋瞭基本的結構理論……還闡明當代建築美學上的一些問題。透過書中的照片、手繪插圖和流暢的撰寫風格對普通讀者和專業人員都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好書。』(《美國圖書館學刊》)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阅读关于建筑、城市规划之类的书。 但市面上的建筑类的普及性读物基本上都是从美学方面进行介绍的,例如建筑的历史、流派,著名建筑的形态、立面的特色等等。至于建筑的结构、工程、材料、工艺方面的知识就说得甚少。也许是著书者觉得这些知识太...  

評分

起源(BGM) 一.从自然到人造,如何感知结构? 我们或许仍会因为山脉或海洋的狂风暴浪而敬畏,但这些都是大自然的造物。 除非我们参与那些人造物的实现过程,或者透过艺术家或哲学家的语言将其诠释出来,否则我们似乎无法觉知人类自身成就的伟大感。 大自然的感知与联想,也许...  

評分

起源(BGM) 一.从自然到人造,如何感知结构? 我们或许仍会因为山脉或海洋的狂风暴浪而敬畏,但这些都是大自然的造物。 除非我们参与那些人造物的实现过程,或者透过艺术家或哲学家的语言将其诠释出来,否则我们似乎无法觉知人类自身成就的伟大感。 大自然的感知与联想,也许...  

評分

起源(BGM) 一.从自然到人造,如何感知结构? 我们或许仍会因为山脉或海洋的狂风暴浪而敬畏,但这些都是大自然的造物。 除非我们参与那些人造物的实现过程,或者透过艺术家或哲学家的语言将其诠释出来,否则我们似乎无法觉知人类自身成就的伟大感。 大自然的感知与联想,也许...  

評分

如果你曾看到我们现代社会的大型建筑结构,并想了解它是如何建造以及为什么它仍然耸立至今亦或为何会发生倒塌,那么由意大利著名土木工程建筑师马里奥•萨瓦多里和资深建筑工程师马特斯•李维所编著的建筑系列丛书:《建筑生与灭——建筑物如何站起来》与《建筑生与灭...

用戶評價

评分

這個共振荷載看得我心戚戚焉呀 >_< 以後過吊橋再也不又晃又跳瞭 >_<

评分

從第一節開始就彌漫著建築師與工程師爭執的硝煙,作者一直在強調去挖掘結構本身的美(比如埃菲爾鐵塔,橋梁),如果他看到我們的傳統建築——不帶任何純裝飾作用的裝飾品,結構即是建築的木構架房屋,會作何感想呢。

评分

門外漢都能讀的饒有興緻的描述

评分

大一的時候讀纔閤適

评分

挺有意思的休閑類讀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