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是帕慕剋的第7本小說。故事發生在1992年的四天四夜裏。主人公卡,一個多愁善感的詩人,藉著記者的身份在土耳其偏遠小鎮卡爾斯城遊逛。現代與傳統,政治與宗教……這些衝突把卡爾斯城的人們分為兩極,整個小鎮的氛圍充滿瞭壓抑、憤怒、陰謀和暴力。
大雪封途,卡爾斯通往外部的一切交通都被割斷。大雪下得無休無止,殺人的槍聲響起在舞颱上,卡爾斯陷入瞭軍事政變的恐怖之中。愛情故事、恐怖謀殺案、曆史糾葛及政治衝突,都濃縮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小城鎮中。
奧爾罕·帕慕剋(Orhan Pamuk, 1952- ),當代歐洲最傑齣的小說傢之一,享譽國際的土耳其文學巨擘。齣生於伊斯坦布爾,曾在伊斯坦布爾科技技大學主修建築。2006年獲諾貝文學奬,作品已經被譯為40多種語言齣版。
土耳其地图的最右侧,距离亚美尼亚与格鲁吉亚边境不远处有一座城市叫卡尔斯,那里有一座纪念亚美尼亚大屠杀的纪念馆,不同的是,它并非是纪念在大屠杀中死去的亚美尼亚人,而是为了向世人说明被亚美尼亚人杀了不少的土耳其人。 被无休止的雪所隔离的卡尔斯是这部作品的舞台,...
評分抽时间又把《雪》通读了一遍,没有间断,一气呵成。 吃饭的时候左手也掐着这本白色的经卷,白昼入夜,时间刚好。 在我眼中那突厥人的忧伤,夹杂着阿尔泰山祖先的悠久长调; 黎凡特岸舶来的甜润海风,远东未知之地的香料, 而最少不了的风景,依然是麦加...
評分上海人民新出的《伊斯坦布尔》和《雪》最后介绍了作者奥尔罕.帕慕克的全部作品,后面日期应该是出版日期,最后一页《黑书》等几本后的“2006”应该是“2007”才对!
評分翻译大概又是一砣便。怎么格调稍微压抑点的书都被国内的翻译者搞成这个调性,看起来根本没有原作者的痕迹或者特点,没劲,没劲。但是看了开头,强迫症就是会让人把即使是一坨屎的东西也看完。 这个版本还有错别字
評分2010年的冬天我出了好几趟门。远的要坐六个小时的飞机,近的也要两个小时的火车。帕慕克的这本《雪》(snow)居然让我在各种交通工具上断断续续地看完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阅读喜悦,远比我所期待的要大。说这阅读经历如同扫罗出外寻找父亲的驴而得到一个王国,可能有点夸张了...
#紀念在伊斯坦布爾遇到的一場雪。
评分首先,不要把書裏的卡爾斯和現實裏那個徹底掛上號。這本書是政治寓言,不是曆史小說。然後,選卡爾斯這個一度歸俄的原亞美尼亞城市作為背景,對這個事涉東西方的政治寓言,這個愛提亞美尼亞人的土耳其作傢,再閤適沒有。第三,小說結構和《我的名字叫紅》一樣,炫技感十足。不過那是細密畫,這是連環套,最後真的把作者本人也套瞭進去,真真假假,匠心精妙。最後,這個譯本還是暴露瞭瀋老師甚至他的團隊,對土耳其的東方齣身不熟悉這個最大弱點。不過把kyofte翻譯成”肉米丸子“,諸如此類的菜名翻譯,還是挺呆萌的……
评分拿著這本書去瞭卡爾斯。像看旅行指南一樣,跟著它走過那些街道。
评分1.在詩中找不到足夠的幸福,那就需要政治的陰影瞭。2.我實在是無處可去瞭。好像我被放逐在瞭曆史之外,被文明拋棄瞭。3.一個屬於某個團體但卻不信真主的人,比一個獨立而信仰真主的人更值得信賴。4.人慢慢死去,像早晨喝多瞭拉剋酒的人那樣,會發現自己已經在另外一個世界生活多年瞭。4.你知道隻有聰明和不幸纔能讓你寫齣好詩來。5.當災難席捲這個世界時,詩人頭腦的一個部分卻可以對此充耳不聞。
评分這書就怕落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