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棚杂忆(汉英对照)》是关于“文化大革命”的一本回忆录,其内容包括我的母亲、我的教师、叫我老头子的弟妇、请我自己想法子的弟妇、使我心疼头痛的弟妇、我的奶娘、我的同班、我的同学、我的朋友的太太等。
季羡林(1911—2009),语言学家,翻译家,作家。字希逋、齐奘,山东临清人。1930年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4年毕业,1935年赴德国哥廷根大学主修印度学,1946年回国后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1956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哲学与社会科学学部委员,1978年后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先后荣膺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中国南亚学会、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中国语言学会、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中国亚非学会等多个学会的会长。一生致力于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在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上颇多建树,成为我国当代学贯中西、声望卓著的大师。
按:注销人人,把2011-05读过这书时写得短文存在这儿 之前不知道在哪儿看过一则轶闻,说北大开学的时候,一个独自报到的学生在校门口看见一个其貌不扬的老头,遍请他帮忙看行李,等自己办完手续回来,守在行李旁边很久了的老头才离开。没想到开学典礼的时候这个老头竟然坐在主...
评分在我个人的经历上,有一句话曾经成为一个转折点。记得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语文课上突然有了作文这回事,当时我以一篇游乐山大佛的小文,成为老师表扬的对象,从此上作文课总是坐得毕端毕正。就在那个时候,我们的语文老师讲了一句话,“你们看小说和电影啊,只有小孩子才简单...
评分 评分文革是新中国的耻辱,正史不愿多提,而当年被打成牛鬼蛇神的知识分子,大多已成为冤死鬼,没能撑到今天,侥幸存活者,哪里还敢做声。那些红小兵对自己的劣迹当然更不愿多提,因此关于文革最残酷部分的回忆录存世的很少。 但季羡林不愧是牛胆包天,当年他因为多嘴跳出来惹了祸...
评分读书本来就是很个人的事情. 所以看到楼上某位的评价,也不能生气. 对于这本书,我要说.我被老先生的一句话感动了. 他说:"我不憎恨那个年代,因为我知道,我在他们的位置上,做得未必会比他们好."
“士可杀,亦可辱” 令人心惊的是,确确实实,年轻人读此文字时,对历史事实的感触难以深刻,可能是读过一些文革的悲鸣,可能是作家已然疲惫的相对客观叙述,可能是自己缺乏代入感和不敢想象的同理心。总之,那一场浩劫,我们也有责任吧,至少我们活在他们的煎熬后,守土有责。
评分2020已读14/实在无法想象坐喷气式
评分他还是有一口怨气消不下去
评分“士可杀,亦可辱” 令人心惊的是,确确实实,年轻人读此文字时,对历史事实的感触难以深刻,可能是读过一些文革的悲鸣,可能是作家已然疲惫的相对客观叙述,可能是自己缺乏代入感和不敢想象的同理心。总之,那一场浩劫,我们也有责任吧,至少我们活在他们的煎熬后,守土有责。
评分遭际诚堪哀愍,格局略偏狭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