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R. 麥可尼爾
喬治城大學環境史教授,杜克大學博士。與父親Willam NcNeill合著《文明之網:無國界的人類進化史》(The Human Web: A Bird’s-Eye View of World History)(中文版由書林出版),以及《地中海世界的山脈》(The Mountain of the Mediterranean World)等五本著作。2001年以本書獲頒世界史學會圖書獎及森林學會圖書獎。2010年再以《蚊子帝國:1620-1914年大加勒比海區域的生態與戰爭》(Mosquito Empires: Ecology and War in the Greater Caribbean, 1620-1914)獲頒美國歷史學會貝佛里奇獎,同年榮獲湯恩比獎基金會頒發人文學術及公共貢獻獎。他目前正在進行1945年以後冷戰時期環境史的寫作計畫。
了解過去人類對地球造成的危害
才能避免未來全球生態崩潰的危機
二十世紀人類造就了一場翻天覆地的全球環境變革。無論就環境變遷的強度及人為因素的影響程度來說,廿世紀都是一個超乎尋常的世紀。而人類正是這一切的始作俑者。作者麥可尼爾將地球生態史和人類社經史並列討論,透過歷史學家的眼光,檢視這場二十世紀人類對地球生態發動的大規模實驗。
本書特色
1.唯一一本關於二十世紀世界環境史的著作,資料豐富、架構完整。
2.彰師大歷史研究所入學考試題曾以本書命題,適合各大專院校歷史、生態學及相關人文通識課程用書。
3.本書榮獲2001年世界史學會圖書獎及森林學會圖書獎。
4.本書獲國家教育研究院合作翻譯發行學術著作計畫案贊助出版,經專家審查推薦。
《太阳底下的新鲜事》:以环境的存在,折射人类藏在历史幕后的动向所在 刚刚过去的20世纪封存了它的所有的时间纪年,但并不意味着,它所珍藏的内容,已经全部被我们认知了。 20世纪是一个被充分记录——包括文字与影像记录的时代,但并不能说,20世纪的旮旮旯旯已经被我们研究...
评分文/吴情 长久以来,人类很少关注环境——作为生存的背景和资源提供者的环境,尽管人类诸多活动一直对环境产生着或多或少的影响。不过,到了19、20世纪,有关环境的议题,逐渐得到公众越来越多的兴趣。这是因为,在这两个世纪中,尤其是20世纪,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极大地影响了...
评分1 环境之于人们的最直观的印象可能是大气污染,出门需要带口罩了,伸手只见五指了,就开始感概环境不好了,就要开骂政府无能了,羡慕外国空气好了。天气好了,就开车郊游了,撒欢了,开始骂环保法太严厉了,影响收入了。大概这是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的含义,人性几千年不会变,...
评分古语“太阳底下无新事”。文明发展到20世纪,聪慧的人类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或许更可大言不惭地说,纵有新事也尽在掌控。再往前走呢?似乎有什么开始失控了:频繁的台风、地震,异常气候,莫名失去的物种,都是人力不可及。以至我们不得不承认,环境史大家约翰·R·麦克尼尔并...
评分一、 2017年的秋冬天,北京的蓝天出奇的多,雾霾天已经很少了。据说,北京在这个时期的空气质量已经奇迹般的跃居全国前列。我们当然知道推动这一结果的措施是什么,我们更清楚这些措施造成的另外一种后果是什么。因为大家都清楚,我们就不明说了。 直到2016年,甚至2017年的年...
人类不仅要相信命运,更要选择命运
评分人类不仅要相信命运,更要选择命运
评分人类不仅要相信命运,更要选择命运
评分应该和戴蒙德的《大崩溃》放在一起读。本书的核心要义是,20世纪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世纪,当下我们的生活方式绝非稳固的,而是处在急速发展中的权宜之计。我们用惊人的科技和社会变革扭转了人和环境的主客之位,然而并没有足够的智力和决策机制来了解消除了旧的限制(粮食、疫病)以后,人类所面临的新的限制(生态退化/危机的可能性)。《大崩溃》讲的是个别社会应对环境危机的决策和结局,而这个世界正将所有社会集结为一。
评分人类不仅要相信命运,更要选择命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