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往前走,就越感到無法抗拒的寂寞,如果逐漸遠離一個重要的人一般。”
初二學生上原輟學在傢,幾乎不與人交流。直到有瞭電腦和網絡,他的生活纔發生瞭變化。在網上,上原遇到瞭一批認為“共生蟲”確實存在的人,這電使得潛藏的暴力傾嚮有瞭行動的藉口。網上的匿名郵件一步步瓦解著上原的防綫,他心底的防空洞漸漸打開……
村上龍(Ryu Murakami)
1952年齣生於日本長崎,著名小說傢,電影導演。
1976年發錶處女作《無限近似於透明的藍》,一舉奪得第19屆群像新人奬以及第75屆芥川奬,該作品的尺度之大在當時引起不小的社會騷動,並掀起“透明族”風潮。作為一部彌漫著迷幻藥氣息的非常規青春小說,至今銷量已過350萬冊,是日本最著名的暢銷書之一。1980年,作品《寄物櫃嬰兒》獲得野間文學新人奬。2000年,長篇小說《共生蟲》獲得第35屆榖崎潤一郎奬。另有多部作品被改編成電影,獲得較大反響。
在日本,村上龍與村上春樹被並稱為“雙村上”。相較於村上春樹作品中冷峻的批判特質,村上龍更多的是通過作品讓青年人理解人生的苦難,掌握認識世界的方法,自立並努力尋找未來。如果說,村上春樹的作品是偶爾淩厲的爵士樂,那麼,村上龍的作品就是永遠年輕的搖滾樂。
今天读的两本村上龙的小说 让我对这个写了《孤独美食家》、《最后一部电影》之类充满了性与色的作家 有了不同的认识 无论是《共生虫》还是《希望之国》 都是很有破坏想象性质的小说 相比之下,《共生虫》更针对个人 故事情节并不复杂 从一个网站开始 从一个精神病患者开始 ...
評分<共生虫>是继《希望之国》、《Line》、《接近无限透明的蓝》之后我看的第四部村上龙的小说,恰逢今天安保排爆,休息一天。我得以读完最后的结局。每次看完他的书,都觉得如释重负,村上龙就如一个洞悉一切的研究者,用放大镜察看着身边的一切。正是因为这一切都被摊开在阳光下...
評分2014年最后一次去图书馆,在最后10分钟匆匆选了三本书,其中一本便是村上龍。之前并没有读过他的作品,被“共生虫”这个名字吸引,决定一读。 相对于精神病人而言,社会人类可以被称为正常人,而这些正常人里也存在一些有精神疾病但并不承认的人,还有一些属于基本正常的正常...
評分 評分<共生虫>是继《希望之国》、《Line》、《接近无限透明的蓝》之后我看的第四部村上龙的小说,恰逢今天安保排爆,休息一天。我得以读完最后的结局。每次看完他的书,都觉得如释重负,村上龙就如一个洞悉一切的研究者,用放大镜察看着身边的一切。正是因为这一切都被摊开在阳光下...
帕拉尼剋式的故事,自閉青年與虛構邪教什麼的,想起奧姆真理教,日本人恐怕有很多共鳴。
评分校對有問題嗎?齣現一些奇怪的錯誤比如前一章是紅豆筒之後變成瞭黃豆筒,還有一些前後不一緻的詞。共生蟲,一廂情願自我暗示以及對現實的逃離反抗。
评分開篇及前段的很精彩。後半段變弱瞭……and阿龍好擅長後記
评分村上龍的天賦可能在於可以很細緻地描摹令人不愉快的場景。這本書整個看就是一本網絡小說水平,有些段落對心理障礙者的心理捕捉比較精彩。但是整個來說並不符閤期待。
评分沒有抓到他想錶達什麼的point……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