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龙编著的《最后一场电影》中12个篇章,皆是由著名的电影命名,村上龙描写属于他青春时期的自我意识。依然游走在社会边缘,而这些电影参与了他的人生,激发他要继续活下去的动力。村上龙看完费里尼的作品「生活的甜蜜」,让他有生以来,第一次无论如何要把内心想法和别人分享,他急奔到朋友处所却扑了个空,於是留下了一张纸条,留下年轻时满腔热血的宣言。
当这种迫切想分享却又无处投递的心情,竟让人瞬间变得百般寂寥,有可能,在看完《最后一场电影》后,从村上龙的文学更明白了自己,我们,就不再是孤寂的人了。
村上龙(Ryu Murakami)
1952年出生于日本长崎,著名小说家,电影导演。
1976年发表处女作《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一举夺得第19届群像新人奖以及第75届芥川奖,该作品的尺度之大在当时引起不小的社会骚动,并掀起“透明族”风潮。作为一部弥漫着迷幻药气息的非常规青春小说,至今销量已过350万册,是日本最著名的畅销书之一。1980年,作品《寄物柜婴儿》获得野间文学新人奖。2000年,长篇小说《共生虫》获得第35届谷崎润一郎奖。另有多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获得较大反响。
在日本,村上龙与村上春树被并称为“双村上”。相较于村上春树作品中冷峻的批判特质,村上龙更多的是通过作品让青年人理解人生的苦难,掌握认识世界的方法,自立并努力寻找未来。如果说,村上春树的作品是偶尔凌厉的爵士乐,那么,村上龙的作品就是永远年轻的摇滚乐。
这也是一本跨年书。去年12月27日从图书馆借的。和村上春树和伊坂幸太郎放在一起,一人拿了一本,村上的随笔象甜点,很容易就翻完了,这一本12个故事,十天读完。 以前读过他的《孤独美食家》知道是著名的双村上的另一个村上,那一本很巧妙,世界各地的美食和故事结合在一起...
评分村上龙的小说狂妄放肆,剑走偏锋。我猜他一定不喜欢村上春树那样独自长跑,而是喜欢搏击,一拳将对方击败,出奇制胜。所以看他的短篇小说是很过瘾的,即便是类似于[69]那样的长篇,我也更中意书中那些胡扯的桥段。这本书的十二个故事看似大体相似,实则各有叙事的重点,十二部...
评分 评分 评分“我并不是说,电影具有改变人生的力量,而是说,只有Kenneth Anger的作品,可以让没有意义的影像在不知不觉中渗入身体和细胞内” 这是主人公矢崎在《天蝎座升起》结尾说的一段话。 十二部电影,十二块拼图,拼凑出一段判经离道的青春侧影,没有终结,也没有答案,...
村上龙果然是The Doors的铁杆粉丝啊,几乎每一篇都提到了大门,难怪台版的封面是Jim Morrison。
评分读的时候很不耐烦,心里念叨这是个什么几把东西跟电影一点关系没有,每一篇还硬要把电影扯上,读到最后读者评论才稍微缓过劲儿来,还是...满纠结的一本书。跟个人经历有关吧,这本书之后村上龙彻底走上了小资产阶级,是有点病态的小资产阶级道路,开始沉迷于网球饮酒高档美食的道路。这本书几乎可以算作是他写作的一个转折点,对于我这种半个村上龙迷来说,说到底,是了解他的一个重要节点。
评分译者有点儿太随意了吧,很多流行词语的使用让人觉得微微有些不舒服【另外,一本书看下来,几乎可以省略每篇的前两百字,无非是“奇瘦女子”洋子,“有夫之妇”久美子,美术大学云云……
评分这种书是怎么通过审查的。。。
评分文字可卡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