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龙编著的《最后一场电影》中12个篇章,皆是由著名的电影命名,村上龙描写属于他青春时期的自我意识。依然游走在社会边缘,而这些电影参与了他的人生,激发他要继续活下去的动力。村上龙看完费里尼的作品「生活的甜蜜」,让他有生以来,第一次无论如何要把内心想法和别人分享,他急奔到朋友处所却扑了个空,於是留下了一张纸条,留下年轻时满腔热血的宣言。
当这种迫切想分享却又无处投递的心情,竟让人瞬间变得百般寂寥,有可能,在看完《最后一场电影》后,从村上龙的文学更明白了自己,我们,就不再是孤寂的人了。
村上龙(Ryu Murakami)
1952年出生于日本长崎,著名小说家,电影导演。
1976年发表处女作《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一举夺得第19届群像新人奖以及第75届芥川奖,该作品的尺度之大在当时引起不小的社会骚动,并掀起“透明族”风潮。作为一部弥漫着迷幻药气息的非常规青春小说,至今销量已过350万册,是日本最著名的畅销书之一。1980年,作品《寄物柜婴儿》获得野间文学新人奖。2000年,长篇小说《共生虫》获得第35届谷崎润一郎奖。另有多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获得较大反响。
在日本,村上龙与村上春树被并称为“双村上”。相较于村上春树作品中冷峻的批判特质,村上龙更多的是通过作品让青年人理解人生的苦难,掌握认识世界的方法,自立并努力寻找未来。如果说,村上春树的作品是偶尔凌厉的爵士乐,那么,村上龙的作品就是永远年轻的摇滚乐。
村上龙的小说狂妄放肆,剑走偏锋。我猜他一定不喜欢村上春树那样独自长跑,而是喜欢搏击,一拳将对方击败,出奇制胜。所以看他的短篇小说是很过瘾的,即便是类似于[69]那样的长篇,我也更中意书中那些胡扯的桥段。这本书的十二个故事看似大体相似,实则各有叙事的重点,十二部...
评分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人发言,必须得说两句。 在澳门的星光书店里发现这本书,隐蔽的架子的最下层,花了将近一百港币,我还没工作,所以觉得很贵。 回到北京才开始看,因为太喜欢《69》,因为只看过《69》,所以心情非常忐忑,怕自己会失望。 第一篇,《生活的甜蜜...
评分我常常在路边走着走着,突然就忘记了自己原本想要走去哪里。 【一】 耳闻过村上龙的名字,好多年前也曾在杂志上看过一些他的书籍简介,然而,我与某些作家作品的相遇还是需要一些机缘巧合的。 随手从书架上拿下村上龙的《电影小说》,看到了背后的这样一句话:“我无法静下来...
评分村上龙的小说狂妄放肆,剑走偏锋。我猜他一定不喜欢村上春树那样独自长跑,而是喜欢搏击,一拳将对方击败,出奇制胜。所以看他的短篇小说是很过瘾的,即便是类似于[69]那样的长篇,我也更中意书中那些胡扯的桥段。这本书的十二个故事看似大体相似,实则各有叙事的重点,十二部...
评分看了《工作大未来》,感觉作者是一个学识渊博又不怕辛苦的人,特别是感觉到字里行间那种非常坦率真诚的态度,让我对他的文学作品也产生了兴趣,于是跑到图书馆又借了两本他的书。 这本电影故事集,十二篇故事都是围绕同一个主人公及同样的配角,每篇提到一部里程碑式的电影,集...
读起来还不错,仔细一看果然是出道时期的村上隆。叛逆浪漫但是诚实。诚实是一个靠个人气质立足的作者可以拥有的最好的品质之一。日本社会可以畅销村上龙也是令我刮目相看。ps:洋子是真爱啊,到哪里都先提起洋子。
评分我和洋子的约会方式只有一种——做爱。我深切感受到这和那种纯粹出于性饥渴的疯狂发泄不同,说白了,有点像热衷于学校课外活动小组的那种,每次放学以后都会自觉留到很晚,满怀旁人所无法理解的热诚投入到戏剧或棒球的练习中去,不管寒暑,不怕辛苦。
评分围绕着一个极瘦的女人,弄成一篇篇小说。怪异。
评分读的时候很不耐烦,心里念叨这是个什么几把东西跟电影一点关系没有,每一篇还硬要把电影扯上,读到最后读者评论才稍微缓过劲儿来,还是...满纠结的一本书。跟个人经历有关吧,这本书之后村上龙彻底走上了小资产阶级,是有点病态的小资产阶级道路,开始沉迷于网球饮酒高档美食的道路。这本书几乎可以算作是他写作的一个转折点,对于我这种半个村上龙迷来说,说到底,是了解他的一个重要节点。
评分故事本身很有魅力,但是翻译实在太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