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

扎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刘涤宇
出品人:
页数:173
译者:
出版时间:2013-1
价格:3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14076496
丛书系列:当代建筑思想评论丛书
图书标签:
  • 建筑
  • 建筑理论
  • 建筑评论
  • 南萧亭
  • 随笔
  • 建筑学
  • 社会学
  • 文化研究
  • 成长
  • 家庭
  • 亲情
  • 生活
  • 乡土
  • 奋斗
  • 希望
  • 温暖
  • 治愈
  • 现实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的文字与此时此地当代中国建筑专业和行业的语境密切相关。相关的文字都是针对特定问题而写,即使其中部分是对中国古代和西方建筑师、建筑或建筑相关问题的评论,也都有对当代中国的特定时空中中国建筑一些侧面的特别针对性。本书分为三篇:“取下标签的建筑”中聚焦于当前对于建筑和建筑理论的一些似是而非的认识“扎根”则关注当代中国建筑师,尤其是前沿建筑师,如何在当代中国社会条件的土壤中生存并推动建筑作为学科的发展,以及这种土壤给建筑师探索的推动力和局限性,与近年来这种社会条件土壤的变化导致新一代前沿建筑师的实践运作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回过头来的阅读”关注的是古今中外建筑历史上的特定案例,选择标准仍然在于有助于理解当代时空下的相关问题。

作者简介

刘涤宇,山东沂南人,1972年生于黑龙江省甘南县,2012年获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工学博士学位。1998年起以“南萧亭”的笔名参与网络建筑讨论至今,产生广泛、积极的影响。现任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教授。

目录信息

取下标签的建筑
——取下标签的建筑
——走出手法
——建筑的理论是为了给你打开一扇门,而不是关上
——巴别塔•修补匠——作为交流平台的建筑理论
——关于建筑本土化的思考
——过度设计:从第五代电影的教训谈起
——形•式
——向西方不学什么?
扎根
——设计介入运作——建筑创作的一个机遇
——扎根2000—2010——中国前沿建筑师事务所十年
——“奇观时代”之后——一次网络对话记录
——从“启蒙”回归日常——新一代前沿建筑师的建筑实践运作
——日常生活视角下的新洛可可
——本不该微弱的声音——建筑师和居住话题
——城市综合体与被综合的城市生活
回过头来的阅读
——回过头来的阅读
——宋画中的流水别墅
——《长物志》,材质所呈现的
——通向一位建筑师和一个村落的虚拟旅行——普列赤涅克与鲍高依那基督降生教堂
——《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与《现代建筑语言》的比较阅读
——记忆中的《S,M,L,XL》
——卡洛•斯卡帕:“返魅”之路
图片来源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近几年来,以中国为主的东方文化在世界上掀起了一阵风潮。茶、中国建筑(确切地说应该是中式设计,只是这样我觉得太狭隘了,故按“中国建筑”来统称)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我们去年推出的《中国式休闲:茶楼》一书,从销售渠道反馈,不仅获得国人的推崇,而且...

评分

取下标签的建筑_《扎根》第一章阅读有感 阳光很好的下午读完了这本书,合上书页后盯着极少主义的封面发了会呆,嗯,确实很容易拿反,特别是在乘坐地铁时或是吃盒饭时,翻开封面却发现是封底时,就更觉得十分有趣了。当然了,这是玩笑话。 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提到的,全书又3个...  

评分

近几年来,以中国为主的东方文化在世界上掀起了一阵风潮。茶、中国建筑(确切地说应该是中式设计,只是这样我觉得太狭隘了,故按“中国建筑”来统称)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我们去年推出的《中国式休闲:茶楼》一书,从销售渠道反馈,不仅获得国人的推崇,而且...

评分

近几年来,以中国为主的东方文化在世界上掀起了一阵风潮。茶、中国建筑(确切地说应该是中式设计,只是这样我觉得太狭隘了,故按“中国建筑”来统称)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我们去年推出的《中国式休闲:茶楼》一书,从销售渠道反馈,不仅获得国人的推崇,而且...

评分

取下标签的建筑_《扎根》第一章阅读有感 阳光很好的下午读完了这本书,合上书页后盯着极少主义的封面发了会呆,嗯,确实很容易拿反,特别是在乘坐地铁时或是吃盒饭时,翻开封面却发现是封底时,就更觉得十分有趣了。当然了,这是玩笑话。 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提到的,全书又3个...  

用户评价

评分

很具启发性。看《卡洛斯卡帕:返魅之路》一篇,搜了下这位大师,震撼到了。在所有元素中,节点是装饰的起源,细部是对自然的崇拜。

评分

南大侠写建筑对自身的影响,深得我意。他写到:“对习惯与价值尺度的重新思考”,以及“与周围世界进行交流的感性”,正是我研讀建筑学之心愿。如写斯卡帕“试图通过节点、材料或空间之间的交接方式,来唤醒对日常所见的材料或空间的麻木,重新使观者凝神静思,通过沉浸于相关情境中,以体察到平时被忽略的精神意义。”柯布西耶也有类似思考:“建筑设计的起点是问题的发现,终点是一种直指人心的境界”。 接触建筑理论,应有“建筑还可以怎样做”的反思,他始终是反对“贴标签”的,这限定了你。就像建筑风格与生活方式往往被混为一谈,使建筑师在公共利益的纬度上呈缺席状态,让位给行业的“奇观话语”,再到如今的“实验建筑”。但日常和在地性组织探究是我下一步会做的。

评分

拖拉了好久,此书不好读。

评分

是我至今读过最喜欢的中国建筑思想评论书。不见得最好,但最适合我,不论是语言还是思想。最喜欢《走出手法》、《取下标签的建筑》、过度设计:从第五代电影的教训谈起。

评分

前几篇还行,从中间那篇软文之后就没货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