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愛德華•勒維 法國文學 心理 自殺 小說 那些自己結束生命的人 法國 心理學
发表于2025-02-16
自殺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這本小說是作者愛德華•勒維的遺作,他在自殺前十天將本書的書稿交給齣版社。小說使用第二人稱“你”敘事,講述瞭二十年前,童年時期的朋友自殺的事件,並以此用碎片化的生活細節和大量的心理描寫,展開對朋友的迴憶。主人公“你”是一名沉默自閉的男子,因為與周遭世界格格不入,逐漸沉迷於策劃自己的死亡,最後在某天準備與妻子齣門打網球的時候,掉頭迴到傢中地窖,用手槍結束瞭自己的生命。作者用那些看似不經意的語句,淡淡的筆觸,讓讀者領略一個自殺者的內心世界以及對世界的看法。
愛德華•勒維(1965-2007),法國作傢、藝術傢、攝影師。這是一位很特殊的作傢,他畢業於法國精英ESSEC高等經濟商學院,卻自學成纔走上瞭藝術之路。自1991年開始鍾情於抽象畫,1995年,印度的兩個月之旅迴國後,決定放棄繪畫,焚毀瞭自己的幾乎所有畫作,開始涉足攝影。先後齣版瞭三本攝影集《恐慌》(2002)、《復原》(2003)、《假象》(2006),並為很多雜誌提供攝影作品。同時開始文學創作,先後齣版瞭7部作品,包括《自畫像》、《日記》、《著作》、《虛構》、《自殺》等。
其獨特的寫作風格,獨樹一幟,語言樸實,情感真實,淡淡的悲愴淒涼躍然紙上;特殊的句子結構,猶如“碎片的組閤”,被稱為“文學立體派”。勒維的作品已經超越瞭其作品內容本身的影響,他的寫作風格稱為一種新的風格的研究對象。法國作傢Nicolas Bouyssi研究勒維的書籍《刻闆印象的美學:讀愛德華•勒維》。
閨蜜的第一本譯作
評分一個人的一身都該自殺一次。
評分小說或者迴憶可以被時間、事件,以正序、倒序的方式恣意地闡釋。正如因可是果的開始,果亦可作因的導嚮。一個人解讀世界的方式,決定瞭他以什麼邏輯看待自己的遭遇。花開不為花開,沒有那麼多的道理、得失,人卻不能這樣。付齣與收獲,歡喜與悲苦...抓破頭皮亦要找到一些蛛絲馬跡,以此證明或者因為努力不夠,或者因為運氣不夠,逃不開避不掉像是嚮死而生,人生軌跡上的每個轉彎都指嚮同一個不夠幸福的未來,其他可能被未發生抹殺。不夠幸福,所以疲乏、睏頓,然後與幸福拉開瞭距離,對一切擺起拒絕融閤的嘴臉,覺得活著就是受罪,卻沒有去死的勇氣,挖空瞭心,排空思想,隻能看見自己,自己做自己的傀儡。音樂、閱讀、觀影,看似豐富多彩的每天與熱愛生活,不過空虛吐齣的苟延殘喘地煙。
評分真實,卻又因為真實而顯得拙劣。暴露瞭所有的軟弱、隱藏在人們心中的常態,像處於窒息邊緣、無力掙紮著的溺水之人。這令我覺得錶層——和某種生活一樣無意義,膚淺,無病呻吟,沒有落腳處。但這卻是真實的常態。作者用自己的現實行動來與虛構作品來瞭個閤奏,不僅永生地擺脫瞭痛苦還形成瞭某種美感,但這種美感形式、現代得夠嗆。和這無意義的現代一樣,夠嗆。
評分負能量爆棚的一本小書。作者寫完後果斷自殺瞭。在這裏基本可以瞭解一個自殺的文藝工作者到底為什麼自殺。
《自杀》。一本刚过百页的小书,却有着骇人的名字。这两个字,太过刺眼。 准备试译时,满脑的血腥场面,有些恐惧。可翻开第一页就发现,我错了。没有暴力,没有狰狞,没有绝望,也没有怨恨。很安静,也很随性,像是好友叙旧,无关所谓的章法逻辑。 不少评论认为,书中的“你...
評分这是我在豆瓣上写得第一篇书评,我知道我是不会写书评的。有关自杀的命题,更让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但就像亚里士多德说到的那样,羽毛相同的鸟儿自会飞到一起取暖。 曾几何时我是一个有着自杀情结的人,我不能说现在已完全没有了。否则我也不会买这本书来看。从豆瓣上刚挂出...
評分这是一本非常短的小书。 昨天下午,我在一家书店的大书架上取下来这个小小的花皮册子,并不知道塑封皮里写的是什么故事。 事实证明,这本小书大大地丰富了我回家的路程。下了地铁后,我就坐在地铁站的铁椅子上读完了它。在外逛了一天,我的腿和肩膀很疼,我家就在...
評分知道这本书,是在微博@法国文学bot 上看到的一段摘录: “因为你的自杀,活着的人们更为珍惜生命。如果遭到了烦闷的威胁,或者冷酷的镜子在一角显出生活的荒诞,抑或是想起了你,他们就会情愿承受存在的痛苦,也不想化为乌有。那些你再也看不到的,他们在看着。那些你再也听不到...
評分自殺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