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印度 奈保尔 游记 旅行 V.S.奈保尔 外国文学 英国文学 英国
发表于2025-02-22
幽暗国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 V.S.奈保尔将深具洞察力的叙述和不受世俗侵蚀的探索融为一体,迫使我们去发现被压抑历史的真实存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辞
★有一种人远离了故乡,却比故乡的任何人都更了解那里。V.S.奈保尔就是这里面最杰出的人。——时代周刊
★ 在许多方面,与其说《幽暗国度》是关于印度的书,不如说是一本关于奈保尔自己的书。——Gillian Doolye
★ 印度之行使奈保尔发现了他真实的无家程度。——保罗•索鲁(美国作家)
V.S.奈保尔首次踏上印度——他祖辈的家园,这个隐藏在幽暗阴影中的国度。奈保尔从孟买上岸,一路经过德里、加尔各答、克什米尔,最后来到外祖父的故里。这个有着暧昧身份的异乡人与过客,见到的是无处不在的贫困丑陋,感受到的是震惊、愤怒、失落。在奈保尔一贯的嬉笑怒骂与孤傲冷漠中,后殖民情境中这个幽暗国度所展现的乱象令人何等无奈,何等绝望!
一年的印度之旅,唯一的收获是:印度属于记忆,一个已经死亡的世界。
V.S.奈保尔(V.S.Naipaul):
英国当代作家,文化巨匠。1932年生于特立尼达岛上一个印度移民家庭,1950年进入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毕业后迁居伦敦。
50年代开始写作,作品以小说、游记、文论为主,主要有《毕斯沃斯先生的房子》、《米格尔街》、《自由国度》、《河湾》与“印度三部曲”等。其作品在全球享有盛誉,半个世纪里,将里斯奖、毛姆奖、史密斯奖、布克奖、第一届大卫·柯恩文学奖等收入囊中。1990年,被英国女王封为爵士。2001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腰封上说奈保尔是那种远离故乡却更了解那里的人,其实不然,归途对于他来说更像是一个深刻意识到自己“无根”状态的历程,面对陌生的故里,他心中涌现是比普通人更为复杂的情愫,一种渴望逃离却又无法挣脱与之千丝万缕联系的徒然挣扎,而这样的旅程也往往需要更大的勇气去经历。
评分奈保尔拉拉杂杂扯了很多 但是除了讲出了自己的文化属性和自己基因的来源地之间有巨大的隔膜以外 好像没有什么特别明确的观点
评分很多年前在中国读了一部分,完全喜欢不起来就搁着了。离开中国很多年后在异乡再读起,终于读懂了这本书。
评分作为心理上的异乡人与过客,奈保尔笔下神秘幽暗的印度,是灰暗破败、盲动喧嚣以及突如其来的不安全感,是接近消极的、崇尚虚无的传统文化,是不同族群文化的壁垒分明,是将枯燥单调的修行转变成一场壮观而惨烈表演的宗教仪式,是印度式的英国模仿,是坚不可摧的种姓阶级意识。奈保尔说自己“总是带着不屑的眼光看待这个国家”,然而对这个血缘上的故园,奈保尔有时亦难免充满着柔情与关爱。奈保尔一年多的印度游历,在历史与当下中穿梭,在嫌恶与温情脉脉中交替,奈保尔说印度:“在我的感觉中,它就像一个我永远无法完整表达、从此再也捕捉不到的真理”。
评分或许是我见识有限 完全读不到所谓经典 异乡见闻随笔而已 更让我不喜欢的是作者带着西方文明优越感的视角 高高在上的冷嘲热讽
酒店里有wifi,继续写起。 第二次来香港的诺亚方舟。和大家玩了一天游戏,没看书。酒店里几本杂志,翻翻没什么内容。包里带了一本奈保尔的游记,人多也不方便读书。 想来,读书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人多不适宜,太闹不适宜。公共空间里的私人阅读多少不合时宜。 奈保尔的游记...
评分可取之处:遇到的人和故事。最喜欢的一章是住在旅馆里的那些,欺软怕硬的仆人,尽管他的文笔如此乏味。 印度人很多方面和中国很像,冗繁的官僚机构,低的可怕的办事效率,狡猾而贫穷的老百姓。除了大便用手。 所以我觉得,中国还不是亚洲最糟的国家。
评分那天看完《幽黯国度》,奈波尔写印度文明的反省大作。当时出版时并没有特别留意,识见有限的我根本还不认得奈波尔到底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读其中奈波尔写到朝圣的一段,不知怎的心中老是想到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莫名的种族优越感总在笔触中不经意地流露。奈波尔是千里达裔...
评分读V.S.奈保尔是缘于年初参加的一个以回望80年代文学思潮为主题的讲座,当主持人希望台上的嘉宾各自推荐几本近年来阅读到的难以忘怀的好书时,其中的两位不约而同提到了这个我并不熟悉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名字,以及他的印度三部曲。 如果说在我混杂的阅读经验里有...
评分印度移民后代奈保尔先生生于英国殖民地特立尼达,18岁时前往英国求学,从25岁起他的小说获得各种文学奖项,30岁时首次回到印度做一年旅行,所见所感成集为《幽黯国度:记忆与现实交错的印度之旅》,15年与28年后,他又分别写下两本印度的观感,集结成《印度三部曲》传世。...
幽暗国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