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日基督教教育比较研究(1860-1950)

近代中日基督教教育比较研究(1860-1950)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作者:张永广
出品人:
页数:310
译者:
出版时间:2012-11
价格:4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5200194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日本
  • 基督教教育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史
  • 比较研究
  • 教育学
  • 教育
  • 张永广
  • 基督教教育
  • 近代史
  • 中日比较
  • 教育史
  • 宗教研究
  • 文化交流
  • 近代中国
  • 日本研究
  • 教育思想
  • 社会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近代中日基督教教育比较研究(1860-1950)》,本书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考察了1860年至1950年近百年间,基督教教育在中国和日本两国所受到的不同地域文化环境的影响,详细剖析基督教教育在两国近代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处境、应对方式及发展中所表现出的地域性差别,并兼及基督教教育理念的变化及同差会和教会的关系。

作者简介

张永广, 男,1980年6月生,山东济宁人。历史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基督教史及当代中国宗教问题研究,曾主持院级课题2项、市委办局招标课题2项,参与国家社科项目2项。在《社会科学》、《宗教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

目录信息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有关选题
一、中国基督教史研究的态势与趋势
二、“边缘”的困惑与研究模式的“瓶颈”
三、比较研究的视角二全球地域化
第二节 概念、史料、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一、概念阐释与史料说明
二、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第二章 传教教育与新式教育
第一节 近代基督新教普世宣教运动与中日开教
一、基督新教与普世宣教运动
二、西方新教差会眼中的东亚、中国与日本
三、条约体系与中日开教
第二节 中目基督教教育早期发展概况
一、发展路线图
二、基督教学校的办学形式及类别
三、基督教学校的课程设置
第三节 教育与传教的张力
一、基督教教育与差传体制
二、基督教教育与教会发展
三、“教堂”还是“学堂”
第四节 中日基督教教育的谱系
一、传教士与差会学校二以美国圣公会为考察个案
二、新岛襄与同志社
三、地域性差别的初步形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家化与社会化
第一节 嵌入其中二日本基督教教育的国家化
一、《教育敕语》与反基督教运动
二、19世纪末日本公立教育的发展与基督教教育
三、文部省第十二号教育令与基督教学校的抗争
四、嵌入、依附与边缘化
第二节 游离于外二中国基督教教育的社会化
一、19世纪90年代后的晚清时局与教育改革
二、中国教育会与基督教的专业化
三、民国初年基督教教育的处境
第三节 本土化与洋化
一、“同志社风波”与日本基督教学校的本土化
二、中国基督教学校的“洋化”色彩
第四节 中日基督教教育的规模与体系
一、教育体系的“残缺”与“完整”
二、合作有限二日本联合基督教大学的难产
三、从专业到职业二中国基督教教育中的师资训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家教育体制下的应对
第一节 日本经验与民国时期基督教学校的立案
一、非基督教运动
二、日本经验
三、华人领导
四、与日本之比较
第二节 国家意识的植入与宗教教育
一、党化教育与军国主义
二、宗教教育与基督化
第三节 战争状态下的基督教教育
一、战争下的立场二从国际主义到民族主义
二、战时基督教教育与政府之关系
三、国际化与国家主义化
第四节 战后的不同命运
一、基督教高等教育的战后发展计划
二、一个时代的开启与结束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英汉姓名译名对照表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