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的转型

冷战的转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九州出版社
作者:沈志华
出品人:
页数:335
译者:
出版时间:2013-1
价格:58.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10815041
丛书系列:冷战国际史研究文库
图书标签:
  • 历史
  • 沈志华
  • 冷战
  • 冷战史
  • 地缘政治
  • 中苏关系
  • 中国近现代史
  • 沈志华著作集
  • 冷战
  • 转型
  • 历史
  • 政治
  • 国际关系
  • 20世纪
  • 意识形态
  • 地缘政治
  • 制度变迁
  • 对抗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冷战的转型:中苏同盟建立与远东格局变化》介绍了冷战格局在亚洲的转型,即中苏结盟及其带来的远东格局的变化,重点为中苏高层之间在建立同盟问题上的博弈,同时对于中苏结盟之前苏联对我国新疆的政策,中苏结盟的经济背景及苏联对我国的经济援助,以及受到《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影响的对台作战问题和朝鲜战争问题都有所涉及。《冷战的转型:中苏同盟建立与远东格局变化》还附有大量有关苏联对华经济援助、《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过程和条约文本的解密档案,是了解中苏结盟全过程的珍贵史料。

作者简介

沈志华,1950年4月出生。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美国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高级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名誉研究员。研究方向:冷战史,苏联史,特别是中苏关系史和朝鲜战争。国际学术界冷战史研究领域最受关注的学者之一,其研究成果被认为达到该领域的最高水平。

目录信息

目录
中苏结盟与苏联对新疆政策的变化(1944——1950)/1
一、三区革命:苏联策动和支持的民族起义/2
二、新疆独立:与中国结盟谈判的外交筹码/6
三、和平谈判:莫斯科施加影响的缓和手段/l0
四、武装割据:苏联对新疆三区的全面控制/l3
五、议结新盟:保证苏联在新疆的特殊利益/l7
求之不易的会面:中苏两党领导人之间的试探与沟通——关于中苏同盟建立之背景和基础的再讨论之一
一、中共领导人转向莫斯科的背景和思考/26
二、毛泽东急于取得莫斯科的理解和支持/29
三、斯大林有意调停国共和谈与毛的激烈反应/36
从西柏坡到莫斯科:毛泽东宣布向苏联“一边倒”——关于中苏同盟建立之背景和基础的再讨论之二
一、米高扬访问西柏坡的积极成果/46
二、刘少奇访问莫斯科的重大收获/57
三、毛泽东宣布中共中央的既定方针/69
对中苏同盟经济背景的历史考察——中苏经济关系研究之一(1948——1949)
一、苏联在远东的战略目标/78
二、苏联对中共的经济援助/82
三、苏联援助中共的制约因素/87
四、中苏在经济利益上的矛盾/91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愿望和结果——根据俄国解密的档案材料
一、中苏条约的历史背景/97
二、是否需要签订一个新的条约/100
三、苏方精心准备的条约及有关文件草案/103
四、中苏外交谈判中的分歧和争论/l08
五、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结局/111
中苏条约谈判中的利益冲突及其解决/113
一、中苏关于同盟条约的不同设想/ll4
二、毛泽东坚持签订新的中苏条约/ll7
三、苏联对同盟条约的精心设计/121
四、斯大林被迫做出的重大让步/126
五、斯大林对中苏关系的深层考虑/l31
关于中苏条约谈判研究中的几个争议问题——再谈冷战史研究中史料的解读与利用
一、毛泽东答塔斯社记者问是如何出笼的?/138
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最初是谁起草的?/143
三、毛泽东对《补充协定》及合股公司持何种态度?/l51
中苏同盟条约后期谈判的情况及结果/160
一、关于苏军使用中长路问题/l61
二、关于补充协定/162
三、关于股份公司问题/166
四、关于专家协定/171
五、关于汇率问题/176
六、中苏同盟的最终形成/l78
朝鲜战争与美国对台政策的转变/181
中共进攻台湾战役的决策变化及其制约因素(1949—1950)/198
一、中共攻台的最初设想与渡海作战失利/199
二、中苏缔结联盟与美国对台政策的转变/208
三、策划朝鲜战争与苏联对华援助的限度/223
无奈的选择:中苏同盟建立的曲折历程(1944—1950)/233
一、毛泽东和斯大林最初都没想把对方作为盟友/234
二、苏联对华政策多变与中共东北政权的建立/239
三、斯大林对中共“解放全中国”的担心/243
四、中苏之间的利益冲突与同盟的建立/251
附录
关于建国前夕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部分俄国档案文献/258
关于1950年中苏条约各种文本的部分俄国档案文献/281
关于1950年中苏条约谈判的部分俄国档案文献/299
人名译名对照表/331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1.苏联在华地缘政治利益上有着明显的策略性和主导性考量,外蒙古不可谈,东北可以谈,新疆可以谈可以让,采用抓二放一的方式保持对蒋谈判的绝对主动,并操纵各地区的代理势力(东北中共,新疆三区革命和中共)来主导政治博弈。 2.中苏同盟条约导致朝鲜战争的爆发,中国参与朝鲜...

评分

1.苏联在华地缘政治利益上有着明显的策略性和主导性考量,外蒙古不可谈,东北可以谈,新疆可以谈可以让,采用抓二放一的方式保持对蒋谈判的绝对主动,并操纵各地区的代理势力(东北中共,新疆三区革命和中共)来主导政治博弈。 2.中苏同盟条约导致朝鲜战争的爆发,中国参与朝鲜...

评分

1.苏联在华地缘政治利益上有着明显的策略性和主导性考量,外蒙古不可谈,东北可以谈,新疆可以谈可以让,采用抓二放一的方式保持对蒋谈判的绝对主动,并操纵各地区的代理势力(东北中共,新疆三区革命和中共)来主导政治博弈。 2.中苏同盟条约导致朝鲜战争的爆发,中国参与朝鲜...

评分

1.苏联在华地缘政治利益上有着明显的策略性和主导性考量,外蒙古不可谈,东北可以谈,新疆可以谈可以让,采用抓二放一的方式保持对蒋谈判的绝对主动,并操纵各地区的代理势力(东北中共,新疆三区革命和中共)来主导政治博弈。 2.中苏同盟条约导致朝鲜战争的爆发,中国参与朝鲜...

评分

1.苏联在华地缘政治利益上有着明显的策略性和主导性考量,外蒙古不可谈,东北可以谈,新疆可以谈可以让,采用抓二放一的方式保持对蒋谈判的绝对主动,并操纵各地区的代理势力(东北中共,新疆三区革命和中共)来主导政治博弈。 2.中苏同盟条约导致朝鲜战争的爆发,中国参与朝鲜...

用户评价

评分

国家间的交易从来只有直白的利益,感情只是给文人写写文章讨生活的

评分

笼统的官话且相同内容多次重复,看的心烦,厌恶至极

评分

没有理论视野,干枯,缺点睛之笔。

评分

一边倒向苏联,稳固了新疆, 拿回了东北,失去了外蒙,台湾,有得有失. 如果倒向美国呢?

评分

第二本主要讨论中苏同盟的形成问题。如果读过作者《无奈的选择》及其他几部代表作,就不用在这五本书上耗费时间了,这套书就是论文合集,对比其著作,语言、观点和史料的选取更加谨慎,如毛对科瓦廖夫”吃饭、拉屎、睡觉“的抱怨,几篇论文便没有引用。总体看斯大林的对中政策始终以维护本国利益为核心,甚至仅仅计较,是典型的实用主义者,而毛不管是出于民族独立和捍卫国家利益考量与苏联的冲突均无可避免,我想这也对日后中国对外穷大方式的援助政策及中苏关分途也颇有影响。在沈老师看来不管是朝鲜战争、美国对台政策的转变还是统一台湾问题均源于中苏的结盟。不过所谓无奈的选择我认为也是必然,不管中苏存在多少分歧,都不存在第二种更合适选择,美出于国家利益或是意识形态都不可能支持中共掌权,至于解放战争胜利前,双方更不可能走在一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