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码头上,葡萄酒桶正被四个一组卸下船。忽然,一组酒桶坠地受损,人们惊奇地发现,一只破损的裂缝处渗出的不是酒,而是一枚枚金币。继续检查这只木桶,一条女性的手臂赫然显露出来,纤细的手指上戴着一枚闪闪发光的戒指……警官闻讯急匆匆赶到现场,但酒桶却神奇般不翼而飞。
正当众人感到一筹莫展之际,一封署名“XX代笔”的信从天而降,声明桶子的主人是一位有口皆碑的年轻画家菲利克斯,让人们如坠五里雾中。酒桶中的女尸与画家有关吗?他是凶手还是被人陷害?一场精心构建的巨大阴谋就此展开。
F·W·克劳夫兹,英国著名推理小说家。生于爱尔兰首府都柏林,本职工作为铁道工程师。养病之时创作一部小说聊以自娱,未料想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部作品引起巨大轰动,也使这位平凡的工程师以另一种身份为世人所熟知,而这部小说就是推理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酒桶中的女尸》,它和阿加莎o克里斯蒂的处女作《斯泰尔斯庄园奇案》共同揭开了侦探小说黄金时代的序幕,确立了写实派侦探小说的格局。
在《酒桶中的女尸》中,克劳夫兹将其工程师特有的缜密思维和极强的逻辑头脑融入到创作中,构建了一个繁复奇巧、匪夷所思的谜局,悬念迭出,前后转折也是不露痕迹,令人惊叹,甚至连推理大师雷蒙德·钱德勒都赞叹这部作品“拥有最扎实和无懈可击的布局”。
也就只有在科技不够发达,信息来源少且不确定的时代才能出现这么复杂的不在场证明鉴定,假如在现代社会,向电话公司查一下电话记录什么都揭穿了,还需要去找这么多人么。 不过也是一个思路吧,虽然有点折磨读者。
评分我一直都以为《点与线》是时刻表的开创者,直到看到克劳夫兹的《桶子》。 故事有从一个紧张的情节开始:桶子的提货单被送到了年轻画家菲力克斯手中。尽管有些莫名其妙,却并非一点来头也没有,他绞尽脑汁将这个手续不全的桶子运回了伦敦的家中。岂料前脚出门,窃贼后脚就运走了...
评分与日本的推理小说看完后那种‘莫名的压抑感,无奈,感觉到这就是真实的、残酷的、丑陋的世界’这种想法相比,英国的推理小说真的是世界真么好啊。或许是心理描写的缺乏吧,被冤枉的男猪脚,人见人爱。最后过上了童话般幸福的生活。哈哈哈。 另外,又有了一种为人是多麽重要的事...
评分 评分感觉不到传说中如何如何的经典,只记得那个桶子下了这条船就上了那辆车,颠沛流离命运坎坷,差不多把地球转了个遍,建议书名改为《桶子漂流记》,这样还可为将本书写成科幻小说提供铺垫。
不愧是名作,也许作为小说,他的语言平实甚至流水账,但是以推理小说的眼光看,全书没有任何水份,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在侦查和推理,逻辑之严密堪称一绝。而且写实类推理小说的逻辑要设计严密,其难度是大大高于一般的虚构类的,这一点尤为可贵。再考虑到此书写成的时代,应当属于神作无疑。
评分古典本格推理的乐趣可在其中找到一二。
评分这个桶真是一波好几折,这个构思真是绝了,一个桶,三个桶,两个桶完全没思路,凶手聪明过了头跟真相对抗,就非常有意思了。反派比较厉害的一本书!
评分根据真实的案件为影子所构思出的作品,桶中藏尸够有猎奇性的,在布局与解谜上也下了大工夫。 可以说是不在场证明诡计的先驱之作,尽管作中诡计在今天看来比较简单(泄底):就是男主本来不在那地方,却在别的地方打电话说自己在那地方。哦,还有个不断交换桶以迷惑众人视线的诡计呢!尽管杀人动机很俗,但总体来说还是挺好的一部作品。
评分是个认真在写推理小说的作者,一步步的推理真是细致入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