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迷,是年轻人的游戏。 伟大的魔术师罗伯特·安吉尔刚入行时,用魔术“表演”招魂,被年轻的幻术师博登当场揭穿。博登推倒了安吉尔的妻子,导致她流产。两人从此结下一生的仇恨。宿怨与野心混合,产生了最可怕的动力。为了击败博登独创的“瞬间转移术”,安吉尔请爱迪生的对手特斯拉,打造原子转移仪器,完成了登峰造极的表演,却产生了蔓延世代可怕的后果…… 博登“瞬间转移术”的秘密究竟是什么?还有多少人即将成为这场恩怨的牺牲者? 《致命魔术》 ,你在仔细看么?
克里斯托弗·普瑞斯特,1943年出生于英国。1965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至今共著有九部长篇小说及两本短篇小说集,代表作包括本书《致命魔术》及《倒转的世界》、《分隔点》等。1983年曾获选Granta杂志“英国二十大年轻作家”之一,同年入选者有“布克奖”得主石黑一雄、《撒旦诗篇》作者拉什迪等等。普瑞斯特也执导过电影并改编剧本,曾将大卫·克伦贝尔执导的电影《X接触》改写成小说。他获得过雨果奖提名,并四获“BSFA英国科幻小说奖” (1974、1978、1999、2002),以及“世界奇幻小说奖”。
两个才华横溢的魔术师,虽然惺惺相惜却在阴差阳错中成为宿敌,争斗一生,最后两败俱伤。虽然电影版本已经揭示了故事中最大的两个秘密,以后人阅读二人回忆录的形式展开的原著在情节,人物塑造和结局方面都与电影截然不同,阅读中依然是惊喜不断,尤其是二人对魔术的痴迷,热爱...
评分诺兰的电影《致命魔术》,很多人都听说过,也有很多人看过,都被诺兰的拍摄手法惊艳、折服。 我花了将近三周的时间才看完这本书,英国作家克里斯托弗.普瑞斯特所著《致命魔术》,小说在读的过程中更引人入胜,因为小说里的文字秒i额更加细致,通过文字更能揣摩主人公的心理活...
评分看了很多评论,发现大家都没有提到引出故事和结束故事这条线,也就是卫斯理和他弟弟心灵感应,让结局细思极恐。 我也是看了电影,看了影评还觉得不过瘾,又找来原著看。其他的大家都说了很多,小说最后部分是精华所在,我说说看完后我最不能释怀的部分。 故事一开头就是卫斯理...
评分好看,比电影更好看~
评分我不得不说电影改编胜过原著。
评分最棒的是它是纯粹的小说,而非纸上电影!诺兰杰出的通俗电影表现能力在此一览无余——他大刀阔斧,节选具有噱头的情节,把晦涩或庄重深刻的部分完全去掉,运用光影技巧讲述一个没有入门门槛的好看故事。他甚至能狠下心砍掉一分二、二合一,漫长时空横纵双重对比这种情节,单纯讲一个双生的故事,入宝山、却只取一瓢,简直有枭雄气了,或许没人比诺兰更明白自己最擅长驾驭的是什么。
评分小说的叙事诡计很有趣,同一事件的多视角展现。基础设定上与电影最大的区别是灵魂-肉体的二分,换言之便是安吉尔“表演产物”不是单独的复制,而且包括灵魂(实际上是所谓“生物电流”的转移)。电影完成度很高,关于现代部分删得也很对,加的东西也很到位。算得上一流改编。
评分【看过电影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