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紅衛兵的自白(修訂版)》是一部紀實性的長篇小說,真實再現瞭“文革”那個令人傷心、痛苦而又荒唐的特殊年代,錶現瞭作者在特定情境中對人的靈魂的自我叩問。46年前毛澤東發動瞭一場波瀾壯闊、震驚世界並改變中國命運和世界格局的文化大革命。《一個紅衛兵的自白(修訂版)》作者梁曉聲以一個作傢獨到的眼光剖析、思考那個“紅色的社會”,發齣“我曾是一個紅衛兵。我不懺悔”的聲音。
梁曉聲,1949年生,山東榮城人,當過知青,1977年畢業於復旦大學。中國作傢協會會員。1979年開始發錶作品,曾多次榮獲國傢級大將。其代錶作品有:《雪城》、《今夜有暴風雪》、《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浮城》、《年輪》《父親》、《中國社會各階層分析》等。現為中國語言大學教授。
前几天看过一篇博客,说政治应该是美好的;无疑,政治是虚伪的,至少目前是这样的。 政客们通过政治谋取权力,而人民通过政治却想谋取正义。 书里面的那个神奇的荒唐的世界就发生在昨天,这是个看似多么可怕而又可笑的事情,可是它,貌似确实是存在过的。 我无能力评论历史,一...
評分 評分那些整天叫嚣着的英雄主义者们,我更希望你们花点精力看看十年文革史。它是那么荒诞而真实,它之所以比那些外邦侵略更加可怕是因为它可以扭曲信念,颠倒是非,可以把普通群众蛊惑成豺狼猛虎,了解它才能明白愚民的可怕,才能阻止历史的重演......
評分讨粤匪檄 曾国藩 咸丰四年(1854)正月 为传檄事:逆贼洪秀全、杨秀清称乱以来,于今五年矣。荼毒生灵百万,蹂躏州县...
評分力荐的原因是希望更多的人能有机会再近一点,更近一点的看看这一段历史,柴静在「看见」里说过:有很多东西,我们只是知道,但并没有看见。看见就是一种感知,比知听说据说更有一种同情的力量,它唤出人性中相同的那一部分,因为"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 听说文革很残酷,但...
第一次看文革時期故事 未免太好看瞭吧。
评分33年前的今天,梁曉聲寫完這本曆史小說,那個瘋狂而動蕩的年代,誰不是受害者?被批鬥緻死的走資派,成分不好無法入學的黑五類們,參加革命耽誤讀書的學子,甚至被鼓動參加這場動亂的紅衛兵。他們有最激進的革命理念,最保守的性觀念,不肯容納不同的意見,以緻那個社會隻有一種聲音,他們把一切革命化,工人無法做工,農民無法務農,學生無法上學,但他們每個人都是時代的受害者。有人為瞭政權,有人為瞭正義,有人至今都在思索動蕩發生的原因。生在英雄當政的年代,因為崇拜,人人想當英雄,他們想推翻一切,想打倒一切,為正義與崇高而戰,卻不曾想,幾十年後的曆史,這段時間被稱為十年動蕩時期。“他們是好人還是壞人?他們是曆史。”
评分我讀的是《梁曉聲文集14:一個紅衛兵的自白》,青島齣版社2014年版。
评分作者以自白的形式迴顧瞭文革那段殘酷,敏感,激進,病態的曆史,與大動亂,劉少奇案等曆史節點貼閤。同時敘述瞭特殊時代高壓下的各類可笑可悲的人物與事件,無一不在戲謔著那個時代的荒誕與瘋狂。可少年終歸是少年,他用稚嫩的臂膀乘風破帆,最後還是要迴到港灣,縫帆補船,重新開始。
评分我們對文革反思瞭這麼多,為什麼不對另外一段曆史反思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