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红卫兵的自白(修订版)》是一部纪实性的长篇小说,真实再现了“文革”那个令人伤心、痛苦而又荒唐的特殊年代,表现了作者在特定情境中对人的灵魂的自我叩问。46年前毛泽东发动了一场波澜壮阔、震惊世界并改变中国命运和世界格局的文化大革命。《一个红卫兵的自白(修订版)》作者梁晓声以一个作家独到的眼光剖析、思考那个“红色的社会”,发出“我曾是一个红卫兵。我不忏悔”的声音。
梁晓声,1949年生,山东荣城人,当过知青,197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曾多次荣获国家级大将。其代表作品有:《雪城》、《今夜有暴风雪》、《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浮城》、《年轮》《父亲》、《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等。现为中国语言大学教授。
从图书馆已经借来很久之后才开始读的。 迟迟未读的原因不是没时间,而是一种惧怕。 虽然我是未曾经历过的,但文革带给父亲那一代的切身之痛,却如同传染病一般,让我感同身受。 红色恐怖,真的是红色恐怖。 不过本着一种好奇心,我最终选择还是读一读。 梁晓声的笔下的故...
评分 评分在一天之内将其赶完,自己看书总是这样,先一鼓作气看上一遍,好掌握大概掌握脉络,再细细读细细体会。 那个年代其实才过去了40来年,但总觉得离我们已经很遥远,是对那十年只有一个单纯的所谓”浩劫“的概念,而从来没有像在读本书的过程中将其具体化吧。种种在今日看来不可...
评分 评分第一次看文革时期故事 未免太好看了吧。
评分第一次看文革时期故事 未免太好看了吧。
评分作者以自白的形式回顾了文革那段残酷,敏感,激进,病态的历史,与大动乱,刘少奇案等历史节点贴合。同时叙述了特殊时代高压下的各类可笑可悲的人物与事件,无一不在戏谑着那个时代的荒诞与疯狂。可少年终归是少年,他用稚嫩的臂膀乘风破帆,最后还是要回到港湾,缝帆补船,重新开始。
评分33年前的今天,梁晓声写完这本历史小说,那个疯狂而动荡的年代,谁不是受害者?被批斗致死的走资派,成分不好无法入学的黑五类们,参加革命耽误读书的学子,甚至被鼓动参加这场动乱的红卫兵。他们有最激进的革命理念,最保守的性观念,不肯容纳不同的意见,以致那个社会只有一种声音,他们把一切革命化,工人无法做工,农民无法务农,学生无法上学,但他们每个人都是时代的受害者。有人为了政权,有人为了正义,有人至今都在思索动荡发生的原因。生在英雄当政的年代,因为崇拜,人人想当英雄,他们想推翻一切,想打倒一切,为正义与崇高而战,却不曾想,几十年后的历史,这段时间被称为十年动荡时期。“他们是好人还是坏人?他们是历史。”
评分“知青文学的作者们总是这样来解释当年的事:这是时代使然,历史使然;好像出了这样的洋相,自己就没有责任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