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喬伊斯(James Augustine Aloysius Joyce,1882—1941),愛爾蘭小說傢、詩人,被認為是對二十世紀現代主義文學影響最為深遠的巨匠和宗師,甚至被譽為繼莎士比亞後英語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傢。
中文版“喬伊斯文集”除《尤利西斯》、《芬尼根守靈夜》、《青年藝術傢畫像》、《都柏林人》等長、短篇小說外,還收入《詩歌•劇作•隨筆集》、《文論政論集》、《書信集》以及《喬伊斯評論集——名傢論喬伊斯》,共八捲九冊,凡三百餘萬字,是迄今為止整個華語世界收羅最全、規模最大的喬伊斯作品總集。
詹姆斯·喬伊斯(James Joyce,1882—1941),愛爾蘭作傢、詩人。1882年2月2日齣生於都柏林,1941年1月13日卒於瑞士蘇黎世。他是意識流文學的開山鼻祖,其長篇小說《尤利西斯》成為意識流文學的代錶作,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小說之一。他一生顛沛流離,輾轉於的裏雅斯特、羅馬、巴黎等地,多以教授英語和為報刊撰稿糊口,又飽受眼疾摺磨,到晚年幾乎完全失明。但他對文學矢誌不渝,勤奮寫作,終成一代巨匠。
一 过年回家,箱子里装了不少书,大多是思想史方面的,唯独一本小说,是乔伊斯的《都柏林人》。 这本书躺在书架上很久了,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没有看,这次回家前顺手塞进箱子里,也是偶然。 我们与一本书的相遇,往往是这么偶然。 二 《都柏林人》是乔伊斯23岁时的作品,一本短篇...
評分絮絮叨叨绵密的开头,充溢着私人感觉的准确语句,以及随之而来的顿悟和发现并由此对读者情绪的击打,像雨水一样洒在这本并不厚重的小说集的每个角落里。 1 都柏林气候温和,爱尔兰盛产天才。叶芝、希尼、乔伊斯、王尔德、贝克特、萧伯纳、特雷弗……你将不得不发现,这些闪耀...
評分据说“不做无聊之事,何遣有涯之生”。倚声家自张门面之意,倒也不失为恬然自适。厕上读小说诚然煮鹤焚琴,然小说确可算得上发端于无聊的罢,陈思王“澡迄敷粉”、“科头拍袒”对着邯郸淳跳丸击剑所诵的“诽优小说”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叙事体小说,其消遣之作用、娱情之雅意实...
評分1904年6月10日,因赴母丧从巴黎回到故乡已一年的乔伊斯,在都柏林的拿骚街上邂逅了一个名叫诺拉.巴纳克尔的美丽女子,几天后,他们开始了约会。后来,他们跑到国外结了婚,生了一双儿女。为了纪念改变自己一生的这一天,乔伊斯就把《尤利西斯》的背景设在了1904年6月16日,由...
評分一 过年回家,箱子里装了不少书,大多是思想史方面的,唯独一本小说,是乔伊斯的《都柏林人》。 这本书躺在书架上很久了,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没有看,这次回家前顺手塞进箱子里,也是偶然。 我们与一本书的相遇,往往是这么偶然。 二 《都柏林人》是乔伊斯23岁时的作品,一本短篇...
迴頭做筆記時覺得好看瞭。
评分晚上洗漱後,讀完瞭最後的十頁。記得第一次讀《死者》是在本科的時候,之後反反復復讀過許多遍,二十幾歲的喬伊斯對人生各個階段的復雜感情竟洞悉的如此深刻細緻。《都柏林人》是帶著灰色的、沉重的作品,末篇裏加布裏埃爾對死亡領域的觸碰與感傷,上升到一種神秘永恒的境界,將前麵所有感情的復雜多變、社會活動的抗爭,全部硬生生地壓倒。那視角是上帝的視角,俯視著雪花穿過宇宙,落到所有生者死者身上,人在這一刻竟是如此的軟弱和不值一提。
评分澄澈
评分重讀。《都柏林人》跟《尤利西斯》簡直是兩個作者寫的,後者有一種驚世駭俗的張狂,前者則像是記者在寫發生在外國的事,客觀淡然。然而就是這份疏離賦予這些篇什巨大的感染力,讓我們一窺這些都柏林小市民的理想、掙紮和幻滅,且最核心的,是那銷魂蝕骨的孤獨。就像《死者》中人生的盛宴過後漫天飛雪落在所有生者和死者身上,就像《痛苦的事件》中錯失一份姻緣後麵對的那就在不遠的前方遙遙招手的可怕老境,沒有人能夠僥幸逃離。當然,亦如《聖恩》所示,人生中不乏可貴溫馨的時刻,正是這些轉瞬即逝的時刻,支撐著我們拖著這副身心俱悴的皮囊,從搖籃走嚮墳墓。
评分chill~上大學時候讀過一次,沒看進去,這次在地鐵上看得很暢快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