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义勤主编的《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经典必读》是“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系列之一。
在《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经典必读》中,穆时英把他的眼光聚集“十里洋场”的夜总会、咖啡馆、酒吧、电影院、跑马厅等娱乐场所,追踪狐步舞、爵士乐、模特儿、霓虹灯的节奏,捕捉都市人敏感、纤细、复杂的心理感觉。他以圆熟的蒙太奇、意识流、象征主义、印象主义等表现手法,反映上个世纪30年代大上海的纸醉金迷生活。
穆时英(1912.3.14-1940.6.28)笔名伐扬、匿名子,上海人,为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代表作主要有《南北极》、《公墓》、《黑牡丹》、《白金的女体塑像》、《上海的狐步舞》、《圣处女的感情》等。他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式洋场小说家,他用跃动而开放的结构、充满速率而又曲折度的表达方式、富有色彩的象征、华美丰赡的语言,来表现都市灯红酒绿的繁华与畸形,被誉为“新感觉派的圣手”、“鬼才”。
内页插图
BLOG写了很久,却是越写越敷衍。总觉得是写给陌生人与自己看的东西,到最后,竟渐渐成为熟人每日必点的收藏日记。 书也看得少,可能是天气热,对着电脑屏幕要恶心,寂静无声的办公室,以及永远都在犹豫不决的老板。这日子可笑得,连骂人的劲头都没有了。 书看得并不多,却有双...
评分 评分封面女孩很美…… 文字是好的,有那个时期的作品的特点,和郁达夫、丁玲类似,都是夹杂了不少外文——别有风致。而感情也是真的。虽然不免有琐屑之嫌。 但是插图的评论有的就不太相配了,是个男子写的么?有的不免大煞风景
评分用陌生化的语言描述本来让人很熟悉的事物,营造了一种很奇妙的氛围,有的语言又很直白,让人看到了直白又含蓄的上海生活。
评分我也算是把这群流氓打过一个通关了,从穆时英到施蛰存到刘呐欧,从叶灵凤到邵洵美到穆时英——30年代最流氓的几个人,就算不能说每个人的每部作品我都染指过,至少也读了七八。 七八之后,还是喜欢穆时英。 施蛰存,这四马路的老夫子耍起流氓来可真是要命,命硬的...
#2015
评分感官描写的圣手。抨击性质的都市灯红酒绿描写自不必说,对民众苦难以及革命火种的书写,也是放大了其中肉体受苦的一面。可归入革命现实主义一派,但因其对身体感觉的生动呈现,较无数程式化、符号化的左翼作品高出许多。虽然穆时英其人因投汪而长期受到文坛排斥,但却实实在在地给出了革命思潮的又一种可能性。
评分这本比影印本观感好些(只是因为影印本实在是字体模糊,且读古书排版繁体字不够适应,论美感还是好的),收录得也更多。中国现当代喜欢的作家很少,穆时英算读起来感觉不错的。
评分【18-135】 2018.7.17 北京 物质下的情欲,物质的矛盾和情欲张扬间的空虚,同样也让我矛盾。
评分很奇怪他文章里十分推崇刘呐鸥——自己写的其实要好得多——当然也没有这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