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情感

道德与情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有兵
出品人:
页数:187
译者:
出版时间:2006-5
价格:19.8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81085737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哲学
  • 朱子
  • 朱子研究相關
  • 论文
  • 朱熹
  • 宋明理学
  • 道德
  • 情感
  • 人性
  • 伦理
  • 价值观
  • 心理
  • 成长
  • 反思
  • 善良
  • 同情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以朱熹的“中和”问题为研究对象,对朱熹的哲学、美学、伦理思想作了专门的研究和深入的探讨。朱子对“中和”问题的探察,是其初入儒学、最终入身于自己的文化传统、从一个不自觉的中国人成长为一个自觉的中国人、从而获得安身立命之本的门径。作者从中国古典哲学天人关系之展开,从朱熹对心、性之安顿,朱熹功夫论之成立与完成,阐述了“中和”问题属于人在宇宙、世界中的地位问题这一命题。

作者简介

李有兵,1969年生于陕西。1993年至1996年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攻读并获文艺美学硕士学位;1999年至2002年,就读于复旦大学,攻读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为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教师。

目录信息

前言/1
第一章 导论:中国古典哲学中天人关系之展开/1
第一节 玄冥世界——作为一个参照系的老庄哲学/1
1.老庄天道观(本体论)/1
2.守虚静以浑其心(守中):老庄功夫论/4
第二节 人的世界的显现——孔子对儒学的奠基意义/8
1.“人的世界”之发现/8
2.天乃“阙如”者/8
3.“人道”何谓/9
4.孔子论学习/10
5.孔子之意义/14
第三节 人道之成立——《中庸》/15
1.“天”作为人道成立之依据/15
2.心与中、和/18
3.率性与教化:(中庸)功夫论/20
第四节 人通达天之可能性——孟子之意义/23
1.“性善论”的含义/23
2.直感/29
3.人心对历史的创造/31
4.反思能力之培养/34
第五节 历史对人之创造——荀子之意义/37
1.“性恶论”之涵义/37
2.荀子“礼”的本质/38
3.荀子劝学/40
第二章 中和旧说:朱子对心、性之安顿/47
第一节 朱子哲学形成期之背景资源/47
第二节 延平思想及其对朱子的影响/51
1.对延平学问之理解/51
2.牟宗三对“静坐”说之理解/54
3.朱子对“静坐”说之理解/56
4.延平功夫论/59
5.延平论未发与已发/62
第三节 中和旧说分疏/66
1.中和四书之一/69
2.中和四书之二/76
3.中和四书之三/83
4.中和四书之四/88
第四节 小结朱子中和旧说与湖湘学之关系/92
1.朱子中和旧说并不全同于湖湘学/92
2.南轩学问与朱子之关系/94
第三章 中和新说:朱子功夫论之成立/104
第一节 未发—已发新义/106
1.未发一已发名义/106
2.在中与时中/113
3.关于“思虑未萌,事物未至”/119
第二节 关于心主性情/124
1.心之主宰作用/125
2.心主性情/132
第三节 涵养与察识/135
1.“主敬”功夫/135
2.朱子对胡五峰功夫论之批评/144
第四章 大学功夫:朱子功夫论之完成/159
1.小学功夫与大学功夫/161
2.格物与致知/162
3.诚意与正心/171
4.齐家治国平天下/174
参考文献/182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