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访边城

重访边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作者:张爱玲
出品人:青马文化
页数:289
译者:
出版时间:2012-9-1
价格:3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0211120
丛书系列:张爱玲全集(2012-2015版)
图书标签:
  • 张爱玲
  • 散文
  • 中国文学
  • 文学
  • 中国
  • 随笔
  • 散文随笔
  • 散文杂文随笔
  • 重访边城
  • 边城
  • 沈从文
  • 乡土文学
  • 中国现代文学
  • 湘西风情
  • 人文地理
  • 文学经典
  • 散文集
  • 文化记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读《小团圆》,不能不看张爱玲散文

全新修订,华丽上市!

张爱玲遗稿《重访边城》首度发表;散佚作品《人间小札》《编辑之痒》《张看附记》首次收录;包括张爱玲写作生涯中唯一的自传体图文集《对照记》;最新增补《年画风格的太平春》《连环套创世纪前言》《把我包括在外》《惘然记前记》《草炉饼后记》《笑纹后记》6篇文章。

如果缺乏对张爱玲的生平与人际关系的深入了解,则很难读懂《小团圆》。而本书所收《对照记》是解读其中种种线索与人物的最佳锁钥。谈到该书,张爱玲说:“看过《流言》的人,一望而知里面有《私语》、《烬余录》(港战)的内容,尽管是《罗生门》那样的不同。”可见,要想读懂《小团圆》,必要熟悉张爱玲散文。张爱玲的所有散文,主人公都是张爱玲自己,这里有她一生的经历与感受。

读了《小团圆》,再去读她的散文作品,如此才能真正体会张爱玲不同时期的人生体验与艺术追求。而且不光是《私语》、《烬余录》,还有《华丽缘》、《对照记》……张爱玲的所有散文,主人公都是张爱玲自己,这里有她一生的经历与感受。——止庵

张爱玲的文学生涯是从创作散文起步的。哪怕她没有写过一篇小说,她的散文也足以使她跻身二十世纪中国最优秀的散文家之列。——陈子善

《重访边城》是张爱玲生平唯一描写台湾的文章。1961年秋,张爱玲先到台湾,再访香港。这段游记张爱玲于1963年写成英文本A Return To The Frontier,80年代又以中文重写出《重访边城》。台湾和香港,在张爱玲眼中皆属悬在大陆边上的“边城”,而与中国大陆一水之隔的台湾又和同内地接壤的香港风格完全不同。透过她的犀利之笔,我们看到了现今台湾早已忘却的文化特质,以及旧时香港色香味俱全的市民生活。

本书收录《亦报的好文章》《爱默森的生平和著作》《谈看书》等阅读心得、评论类文章,《张爱玲短篇小说集自序》《张看自序》等大量反映张爱玲创作体会的作品,以及张爱玲写作生涯中唯一的自传体图文集《对照记》;并首次收录最新发现的散佚作品《年画风格的太平春》《连环套创世纪前言》《把我包括在外》《惘然记前记》《草炉饼后记》《笑纹后记》6篇文章。

作者简介

张爱玲(1920-1995),中国女作家。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1943年开始发表作品,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倾城之恋》、《金锁记》、短篇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和散文《烬余录》等。1952年离开上海,1955年到美国,创作英文小说多部。1969年以后主要从事古典小说的研究,著有红学论集《红楼梦魇》。已出版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传奇》、散文集《流言》、散文小说合集《张看》以及长篇小说《十八春》、《赤地之恋》等。

目录信息

"年画风格的太平春
亦报的好文章
张爱玲短篇小说集自序
爱默森的生平和著作
梭罗的生平和著作
忆胡适之
谈看书
连环套创世纪前言
谈看书后记
张看自序
论写作天才梦附记
关于笑声泪痕
对现代中文的一点小意见
人间小札
羊毛出在羊身上
把我包括在外
表姨细姨及其他
谈吃与画饼充饥
惘然记
惘然记前记

海上花的几个问题
回顾倾城之恋
关于小艾
续集自序
草炉饼
草炉饼后记
“嗄?”?
笑纹
对照记
编辑之痒
四十而不惑
忆西风
笑纹后记
重访边城
一九八八至—?
"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宋以朗先生将张爱玲的遗稿出版了,我觉得张爱玲不是卡夫卡。卡夫卡的遗稿可以另这个世界疯狂地爱上卡夫卡遗稿,但张爱玲的遗稿我却始终觉得没有这样的魅力。 《小团圆》的零散在《重返边城》一样存在,总的来说,《重返边城》不算是一本书,而更像是,一本混乱的杂稿。 还是从...  

评分

虽说以“重访边城”为题,可真正涉及这一部分内容却是在书的倒数第二部分,所占篇幅很小。前面大都说的是对一些作家,文学作品的介绍或评价,中间还附有几张家庭照。可真正让我走近张爱玲的却是后边那小小的一部分。 边城指的是台湾和香港,十年之后张爱玲再度回到了那里。令我...

评分

一气儿读完她的《重访边城》,像《谈看书》的感觉,散散的,没什么主题结构的划分,想到哪写到哪,素材多得不得了。读起来也不隔,有人说她后期的作品好,比如《同学少年都不贱》和《小团圆》,两者文风像,可我一直没觉得她早期和后期有什么大不同。《重访边城》也不似新出土...  

评分

不是“张迷”,反倒挺喜欢这本史料性较强的散文集。 两篇长文谈看书,实际上主要是讲《叛舰喋血记》及其相关著作。 张爱玲找出的事件起点,竟类似“装B被雷劈”——船长布莱是跟随大探险家库克起家的,后者在“南太平洋这些岛上为了顾到自己身份,不近女色,土人奉若神明。布莱...  

评分

这篇饱蕴深情的游记,倒是像“解说词”或者“导游词”,定会给当下本就火爆的“台湾游”热再浇一勺油。一句“没这么像国画”点破了台湾与大陆之间藕断丝连的文化渊源,像台北的红砖道一样给人温暖感,让人心生冲动,想立即飞奔到这个宝岛上去尝尝当时爱玲在花莲吃到的那种...  

用户评价

评分

手工上色的张爱玲幼年照值得一看,呈现奇特的魔幻质感。

评分

挺散的,有些特别没意思的,也收在里面了。主要还是为了老照相簿才看的

评分

2018年439本:悠长得像永生的童年,相当愉快地度日如年,我想许多人都有同感。 然后崎岖的成长期,也漫漫长途,看不见尽头。满目荒凉,只有我祖父母的姻缘色彩鲜明,给了我很大的满足,所以在这里占掉不合比例的篇幅。 然后时间加速,越来越快,越来越快,繁弦急管转入急管哀弦,急景凋年倒已经遥遥在望。一连串的蒙太奇,下接淡出。 其余不足观也已,但是我希望还有点值得一看的东西写出来。 张爱玲灵感天赋来自旧传统旧家庭,她的局限就是她的优点。

评分

断断续续的总算看完了,只是以前零零碎碎的总和。她笔下的台湾倒更像我想象中的老香港。对照记还是有趣的。

评分

略失望,纯粹为了凑数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