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道”系列是李娟与哈萨克牧民扎克拜妈妈一家共同生活、历经寒暑跋涉后,在几年时间内陆续写下的文字,共分三卷。这是第三卷,讲述的是在发生在深山夏牧场的故事。
在李娟笔下,这支也许是世界上仅存的、真正意义上的游牧民族的生存景观得以呈现。这是一种与大自然生死相依,充满了艰辛、苦难而又自有其尊严与乐趣的古老生活。李娟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着这些世界角落的人和事:“所有的文字都在强调他们的与众不同。而我,我更感动于他们与世人相同的那部分。那些相同的欢乐,相同的忧虑与相同的希望。”
李娟,1979年生于新疆奎屯建设兵团。出版有散文集《九篇雪》、《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走夜路请放声歌唱》、《冬牧场》。曾获天山文艺奖、在场主义散文提名奖及新锐奖、上海文学奖、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等。现供职新疆喀纳斯景区。
1.《深山夏牧场》全书最后一句话是:这正是一年之中最舒适、最丰饶的时光。牛羊肥了,产奶多了,羊羔长大了,就像种庄稼的农民秋收时的心情一样,很满足、很喜悦。这是《羊道》三部曲完结篇的文字。 2.细细地阅读李娟笔下的哈萨克牧民生活,有一种对生活的热爱渐渐升起。她重新...
评分天长地久也要一直走一直走…… 从春牧场到前山夏牧场,到深山夏牧场,到冬牧场,这本是系列里最后来读的李娟作品。 日子仿佛都一样,又仿佛大不同。好像已经熟悉了扎克拜妈妈家的一切,卡西帕和斯马胡力就如同生活在身边的亲人一样了。但又篇篇日日都有新鲜。比如擀毡,比如...
评分我脚下的路,恰从这世界正中间通过,像是天地大梦中唯一清醒的事物。我稳稳地走在路上,但是,真正属于我的世界只有那么宽。 我从不需要多么宽阔的通道,我从不渴望全部的世界,我只是经过,去向唯一一个小小的所在。我只依赖熟知的事物,心有牵挂,不想迷路回不了家。我在山野...
评分在喧嚣的都市,夏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不知道茂盛的青草是怎样铺满了辽阔无垠的草地,无从触摸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砸在帐篷上的猛烈与淋漓。 幸而还有阅读。在阅读天地里,有一封来自遥远新疆的信笺,字里行间写满了忧愁与欢乐并存的牧野之歌;有一条通往...
评分补档完成,没有春/冬牧场那么强的感觉——大概因为苦寒的冬天和复苏的春天自带深刻的哲学命题面貌,也大概有些审美疲劳。 但是这种疲劳并不“过”,相对于她花了这么多字去写的题材的狭窄而言。还是那些琐碎事,甚至有些相同的审美、画面、感悟和角度,但是不到令人起腻的程度...
写得很棒。最喜欢的是《相机的事》。觉得很惊讶,原来还有人过这样自由自在的放牧生活,没有纷纷扰扰的网络和现代设施。但是他们的卫生状况很让人担忧,比如耳朵发炎直至聋掉都不算生病……好难过
评分我老公刚才我只说了一句话。他就教训了几句。“亲哪,你在网上混哪行啊。你是写得出来的人罗,我是写不出来的。”我撞死你。
评分看完中国国家地理2013年10月刊 再回头看这本书 转场生活更形象了
评分说句客观的话,李娟的所有出版过的书散文痕迹太重,这是她个人文字的特点,看太多本以后现在觉得基本都差不多,局限在里面了。
评分卡西不爱护自己的物品,总是少些心眼(用贵的换人家便宜的),有着一双臭脚,喜欢参加拖依,爱往头发上抹菜油,是一个好的骑手,整天忙碌却又从不抱怨。她和所有的牧羊女一样,却又不一样。你看到她如精灵一样骑马徜徉森林,又怎会知道她的右耳听不见任何鸟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