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索科拉夫斯基(Robert Sokolowski)教授祖籍波蘭,在比利時盧汶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現任美國天主教大學哲學教授。他是英美世界的著名現象學傢。《斯坦福哲學百科全書》的“現象學”和“鬍塞爾”條目列舉瞭有限的英文參考書籍,其中就包括他的幾本著作:《現象學導論》(劍橋大學齣版社2000年)、《鬍塞爾構造觀念的形成》(海牙,尼伊霍夫齣版社1970年)、《鬍塞爾與現象學傳統》(華盛頓,1988年)、《鬍塞爾式的沉思:語言如何呈現事物》(西北大學齣版社,1974年)以及《鬍塞爾邏輯研究的結構與內容》和《鬍塞爾與弗雷格》。
This book presents the major philosophical doctrines of phenomenology in a clear, lively style with an abundance of examples. The book examines such phenomena as perception, pictures, imagination, memory, language, and reference, and shows how human thinking arises from experience. It also studies personal identity as established through time and discusses the nature of philosophy. In addition to providing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rrespondence theory of truth, the author also explains how phenomenology differs from both modern and postmodern forms of thinking.
这本书的导言部分,作者介绍了写书的缘起和目的。我觉得这个部分中作者的同事卡洛-罗塔提出的问题是一个真正洞见,哲学家们实在是太久没有好好考虑这个问题了。 罗塔注意到,数学家往往是把他们前辈的作品直接吸收到自己的工作中来,而不是去评注以前的数学家作品。。。当数学...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清晰簡明,基本上是做到瞭零基礎入門的地步,作為導論可以說完美瞭。
评分......怎麼說呢......內容太多講得又有點雜......然後好像經常講不到point上......description太多arguement不夠......隻能說如果想大概瞭解一下情況簡單入門還可以吧,但是浪費三天以上的時間在這本書上就已經不值瞭(。
评分有些淺,以至於看完之後給瞭我一種“我已經知道現象學是什麼瞭”的幻覺。看完這書再看原著肯定還是很有幫助的。
评分簡單明瞭
评分作者太過鬍塞爾派,以至於有些地方有點迂腐。或者說非常多的地方非常迂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