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運用史料發生學和比較文化學的研究方法,對中國左翼文學思潮産生、發展和變化的曆史源流進行瞭全麵係統的,宏觀微觀兼具的深入考證和精闢分析。是一部中國左翼文學思潮研究極具係統性和科學性的力作。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幼稚不是問題的話,郭沫若(成仿吾)等人就是壞人。
评分2008-12-17
评分立場鮮明,判斷明確,行文清晰,說人話,典型的八十年代學風——強調文學獨立性,肯定五四,在左的內部反左,主要靠二手史料完成。但足以成為八十年代學風中完成度極高者。對一年多以來讀書習慣的兩點反思:不應該在基礎知識和概念都沒瞭解的情況下就去先讀程凱、薛羽等人的論文。不應該隻趕潮流忽視對史實的把握和判斷。讀完全書纔知道作者是女性,還頗有社會參與。
评分讀的是91年的版本,不知道後來有沒修訂過。對比鬍風和盧卡奇的第七章把後者的現實主義文學批評簡單地理解為忽視主體維度的反映論,實在是誤會,甚至有種刻意製造差異的意思。
评分紮實,從蘇聯的24年作傢大會到日本同時期左翼發展到革命文學論戰前的麯摺,太陽社、創造社和魯迅間思想受蘇聯和日本那裏的脈絡,包括與具體曆史事件的結閤都很有啓發性。隻是會略懷疑作者的理論功底,畢竟在談我最熟的托洛和盧卡奇時都有點走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