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的女教師希芭和15歲的男學生康納利墮入愛河,戀情被披露後,她因“猥褻男童罪”身敗名裂。小說的敘述者是希芭的同事,教師芭芭拉,一個孤單、敏感、頗有文學修養的老處女。芭芭拉決定為希芭辯護,殊不知她的筆不僅泄露瞭希芭的秘密,也把她自己的秘密泄露齣去……小說獲得2003年英國布剋奬決選提名。同名改編電影2007年獲得第79屆奧斯卡奬4項提名: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和最佳配樂。
卓伊·海勒(Zöe Heller),生於倫敦,記者、作傢。作品散見於《星期日獨立報》、《星期日泰晤士報》、《名利場》、《紐約客》、《泰晤士報文學增刊》等。1993年後遷居紐約。2002年因《每日電訊報》的專欄獲得英國“年度專欄作傢”奬。2003年小說《醜聞筆記》入圍英國小說的最高奬項——布剋奬決選名單。
這是書裏我最喜歡的一段: 孤家寡人幷不是世界上最最糟糕的事情。我們可以去參觀博物館、培養嗜好,提醒自己何其幸運,至少不是嘴邊有著蒼蠅飛舞的瘦弱蘇丹小孩。還可以把想要做的事情一一條列出清單——重新整理放床單的橱櫃、學兩艘十四行詩,或不時小小犒賞自己一下——吃...
評分在我看来,这本书借一个不伦之恋的外壳,要探讨的是这样一个问题:到底要如何在这个“现代世界”上生存?是希芭式?还是芭芭拉式? 在老姑婆芭芭拉看来,美丽的希芭“心满意足,快乐无比,简直是现代生活的一个奇迹”——那就意味着是在说:现代生活不允许奇迹。 希芭曾经这...
評分 評分希芭这个人物作为一种附属物又不得不安排作为全书的主导人物贯穿整部作品之中。她的出场与结尾,判若两人。从她母亲对她的控制、家庭的氛围、教育再到身为人妻人母中在自己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就可以间接的把这个人物的主要缺陷勾勒出大概的轮廓。希芭最后如何是好?重要吗?...
評分看完这部片子,我突然想到前些时候美国的一起类似的真实案件。15岁男孩儿,34岁女老师。后来女老师被判刑。我想,那个美国的女教师的结局,是不是因为也有一个芭芭拉在一步步把她拖下水呢?
人總有弱點 也總會背叛
评分寫得很好寫得很好。寫得好的我都恨。
评分小說比電影好~
评分個人感覺,電影比書好看一些。關於書裏麵提到的“激情,壓抑,嫉妒,友誼,孤獨”,在電影裏著重刻畫的隻有“孤獨”。
评分到底是誰的醜聞?#女教師和男學生的故事真是經久不衰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