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季羡林 文革 文化大革命 荒唐的年代 回忆 自传 历史 传记
发表于2025-01-22
牛棚杂忆手稿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牛棚杂忆手稿本》:真情、真实、趋势、真切贯穿了季羡林先生一生。《牛棚杂忆》是先生在“文革”时期一个非常真我的历史真实写照。为此,笔者们出版先生的手稿本,就是为了真实地记录先生当时的心路历程,其价值和意义以及对现实社会的贡献,自不言而喻。按先生的话:“我能够活着把它写出来……是我留给后代的最佳礼品。”同时,对研究者和收藏者也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收藏意义。由于各种原因,先生手稿漂移多处,是在周折了半年多的时间才收集齐全的。可见,先生真诚执著和对这段历史情感交织再现的《牛棚杂忆手稿本》,是多么的珍贵。这是先生用了大约三个月的心血抄成的定稿,用先生本人的话说:“草稿与定稿之间差别极大,几乎等于重写。”
季羡林(1911-2009),山东临清人。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语系,翌年作为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在北京大学东方语言系任教授,曾任北大副校长、南亚研究所所长、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对印度古代语言、印度古典文学、印度佛教史以及中印文化关系等方面有精深研究,著作颇丰,有《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罗摩衍那安探》、《今译》(合著),译有《沙恭达罗》、《五卷书》、《罗摩衍那》等。
就揭露更多的文革细节,反击所谓的“以粗不宜细”的论调有很大的作用,但就对文革的反思的深度来说,本书还远远不够,同时文章中“刺”与“气”的成分太多,又不能完全痛快的说出来,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问题越说越不清楚了,我想,这同样也是季羡林的遗憾
评分这本书读过有两年了
评分有太多值得我们思考的东西了~~~
评分就揭露更多的文革细节,反击所谓的“以粗不宜细”的论调有很大的作用,但就对文革的反思的深度来说,本书还远远不够,同时文章中“刺”与“气”的成分太多,又不能完全痛快的说出来,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问题越说越不清楚了,我想,这同样也是季羡林的遗憾
评分如果不是那次批斗。。。
文革是新中国的耻辱,正史不愿多提,而当年被打成牛鬼蛇神的知识分子,大多已成为冤死鬼,没能撑到今天,侥幸存活者,哪里还敢做声。那些红小兵对自己的劣迹当然更不愿多提,因此关于文革最残酷部分的回忆录存世的很少。 但季羡林不愧是牛胆包天,当年他因为多嘴跳出来惹了祸...
评分文革是新中国的耻辱,正史不愿多提,而当年被打成牛鬼蛇神的知识分子,大多已成为冤死鬼,没能撑到今天,侥幸存活者,哪里还敢做声。那些红小兵对自己的劣迹当然更不愿多提,因此关于文革最残酷部分的回忆录存世的很少。 但季羡林不愧是牛胆包天,当年他因为多嘴跳出来惹了祸...
评分终于放下了即轻薄又厚重的《牛棚杂忆》,说轻薄是书本身,只有两百页左右,比起各科课本完全是小巫见大巫,这也是我宁愿带着它上自习的原因;说厚重是因为,这本书记载的历史沉重的让人不敢直视,或许这才是痛苦,痛苦到只想回避。才放下这本书,却完全没有往日读完书一肚子...
评分书名是《牛棚杂忆》,实际还包括了《书斋杂录》和《病榻杂记》两部分,不过,只看《牛棚杂忆》就够了。 季老的杂忆,把绝大多数的人名都抹去了。可是越是这样,越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倒想刨根问底的挖出那些当时的风云人物来。就像季老写的,很想知道那些当时打打抄抄的浪尖上的...
评分寂寞无处不在,唯一这一刻,我留住了自己 之前未曾拜读过这一位经历了1911-2009近百年的世纪老人-季老的作品,多是怕自己理解不了他那温厚的笔墨,那哲学家的豁达思想,那“非人”的折磨过去,怕自己会隔着纸张也受不住那般情景,而今,在自己特别想要了解那十年的始末之时,有...
牛棚杂忆手稿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