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ulitzer Prize–winning biologist Edward O. Wilson imparts the wisdom of his storied career to the next generation.
Inspired by Rainer Maria Rilke’s Letters to a Young Poet, Edward O. Wilson has distilled sixty years of teaching into a book for students, young and old. Reflecting on his coming-of-age in the South as a Boy Scout and a lover of ants and butterflies, Wilson threads these twenty-one letters, each richly illustrated, with autobiographical anecdotes that illuminate his career—both his successes and his failures—and his motivations for becoming a biologist. At a time in human history when our survival is more than ever linked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Wilson insists that success in the sciences does not depend on mathematical skill, but rather a passion for finding a problem and solving it. From the collapse of stars to the exploration of rain forests and the oceans’ depths, Wilson instills a love of the innate creativity of science and a respect for the human being’s modest place in the planet’s ecosystem in his readers.
爱德华·威尔逊 (Edward O. Wilson)
美国演化生物学巨擘,“社会生物学”理论之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倡导者。
1947年他进入亚拉巴马大学生物学系,开启蚁类研究之旅,后转入哈佛大学,年仅32岁便获终身教职。
他以杰出科学成就带来20世纪生物学的数次革命,从社会生物学的角度出发,主张动物的思考与活动深受其生物条件制约,人类的社会学行为也可用进化论来分析,从而引发20世纪科学界的震动。
他也努力推进地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呼吁政府和媒体向物种分类投入更多关注,在他的倡议下,收纳全球物种资料的在线百科全书得以建立。
退休以后,他致力于科学人文写作,将毕生的研究成果和科学事业心得汇入其作品和演讲中,鼓励一代年轻科学家投身生物学领域。《自然》杂志评论他“既是世界级的科学家,也是伟大的写作者。”
译者
王惟芬
台湾大学动物学博士,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科技医疗史硕士,曾任职于台湾中央研究院动物研究所与生物多样性中心、台湾大学海洋研究所,译有《挑战海洋尽头》《普鲁斯特与乌贼》《左手、右手:探讨不对的起源》《蝴蝶、斑马与胚胎》《抗生素的迷思》《神与史蒂芬霍金:究竟是谁的设计》等十余种书籍。另外他还参与环境资讯电子报、台湾生物多样性资讯网与世界百大入侵物种资料库的编译工作。
书名《给年轻科学家的信》,不仅仅是年轻科学家,每一位年轻人,都值得一读,越早越好。通过这本书,你可以快速建立起对与“科学家”这个身份的认知。 可能你这辈子与“科学家”这个身份无缘,但是对于科学的尊重,对于科学家的尊重,依旧是需要的。作者是一位生物学家,会有很...
评分参加过鉴书团几次活动,第一次被pick,感到很惊喜,也很抱歉书评晚了一些。 年少时短暂有过想要在学术路上走下去的想法,后来大抵还是静不下心,容易被美丽新世界诱惑与影响,于是选择做了一个没什么远大理想的社会人。好在家里仍有个在实验路上孜孜不倦的科研工作者,于是看这...
评分参加过鉴书团几次活动,第一次被pick,感到很惊喜,也很抱歉书评晚了一些。 年少时短暂有过想要在学术路上走下去的想法,后来大抵还是静不下心,容易被美丽新世界诱惑与影响,于是选择做了一个没什么远大理想的社会人。好在家里仍有个在实验路上孜孜不倦的科研工作者,于是看这...
评分好在这一本书以信的方式展现,不必强求将二十封信的内容整合在一起,那我便结合个人经验,逐一谈点个人看法。 第一编选择道路 第一封信 先有热情,再谈训练 我之所以告诉你这段经历,并不是建议你采取我这种怪异的行径(虽然在适当的情况下,这可能也是一种优势)。我并不认为自...
评分本书题作“给年轻科学家的信”,或许威尔逊本人的确是为年轻的科学家写作,但文本自有文本的意图,整部书读下来,真觉得这书不只是为年轻人而作,也不只是为科学家而作,却是为每一个想要不虚度一生的人而作的。 置于卷首的推荐信,言辞十分直白质朴,“能写好论文的第一要素是...
Wilson以其自身的经历传授其科研的经验。更适合学生物的同学看看,作者本从就是研究蚂蚁出身的。它教导年经的科学家应该从自身兴趣角度出发发掘少有人从事的新颖课题,学会与不同行业的高手合作。
评分可能不是生物专业,对其中一些章节不感冒。但给年轻科学家的意见确实中肯。推荐。
评分Too personal, yet still interesting and inspiring.
评分Original discoveries, to remind you, are what count the most.
评分我怎么觉得作者其实是在写自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