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史與察閤颱汗國史研究

西北民族史與察閤颱汗國史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國際廣播齣版社
作者:劉迎勝
出品人:
頁數:222
译者:
出版時間:2012-9
價格:42.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7834222
叢書系列:西北史地叢書
圖書標籤:
  • 濛元史
  • 民族史
  • 中亞
  • 西域-中亞
  • 察閤颱汗國
  • 曆史
  • 文化
  • 濛古
  • 西北民族史
  • 察閤颱汗國史
  • 濛古史
  • 遊牧民族
  • 絲綢之路
  • 曆史研究
  • 中亞史
  • 多民族融閤
  • 古代史
  • 帝國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簡介

察閤颱汗國是濛古帝國的一部分,其建立者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次子察閤颱。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大濛古國之後,按草原傳統舊製對諸弟與諸子實行分封,察閤颱獲得陰山(今天山)北麓東起今吐魯番盆地,西至亦烈水(今伊犁河)的草原。此後在元世祖忽必烈與其弟阿裏不哥爭奪帝位的戰事中,通過侵奪朝廷在中亞的城郭農耕區而逐漸發展起來,與元太宗窩闊颱後裔海都所領導的窩闊颱汗國聯閤起來,與元朝進行瞭長達半個世紀的戰爭。14世紀初海都死後,察閤颱汗國復與元朝達成和議,雙方瓜分吞並瞭窩闊颱汗國,使察閤颱汗國與術赤後裔控製的金帳汗國、旭烈兀後裔建立的伊利汗國一道,並為元帝國內的三大西北宗藩之國。其極盛時代,統治瞭包括我國新疆哈密以西的地區、今獨聯體中亞、阿富汗在內的廣大中亞地區。

當代學術界對元朝與西北三藩中的伊利汗國與金帳汗國研究較多,但有關察閤颱汗國的研究相形之下卻稍覺不足,究其原因,蓋因國內外研究元史與西北三藩的學者,知識結構有較大差異,分屬不同的學界。語言文字的障礙使得察閤颱汗國的曆史,除瞭少數專傢學者外鮮為人知。

由於深入鑽研原始文獻是史學研究的基本要求,且各文種材料之間往往互有歧異,因此察閤颱汗國史的研究者不但應兼通漢文與穆斯林語文,且須運用科學方法來分析對比不同史料之間的異同,這就增加瞭研究的睏難。同時,為能充分利用前人成果,研究者還應掌握幾種主要的歐洲文字和日文、察閤颱汗國的著作。應該說,察閤颱汗國研究作為一門兼及元史、突厥史、濛古史、中亞史的專題,在中國史領域屬難度較大的課題之一。

《西北史地叢書:西北民族史與察閤颱汗國史研究》以前述成吉思汗時代以前的濛古與歐亞草原及早期的察閤颱汗國為題,力圖通過對每一個案的深入分析,在中國史、突厥/濛古學與伊斯蘭學等多學科的基礎上,重新構思與解說11~14世紀北方遊牧民族的曆史。

著者簡介

劉迎勝,男,1947年生。1985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學位。現為南京大學教授(1988年起),博上生導師(1992年)。中國元史研究會會長(2003年起),中國濛古史學會副理事長(1998年起)。南京大學民族與邊疆研究中心/元史研究室主任(1990年起)、韓國研究所所長(2005年起)。

劉迎勝繼承瞭乾嘉以來西北輿地之學與歐美東方學的傳統,通曉多種語言,是活躍於當代濛元史、內陸亞洲史、中國伊斯蘭文化史、中外關係史等研究領域前沿、有影響力的國際知名學者。

圖書目錄

目錄
第一章 濛古人的早期曆史
一 濛古的族源
二 三十姓達旦、九姓達旦及其他
三 骨利於和拔野古
四 尼魯溫濛古與迭列列斤濛古
第二章 濛古西徵曆史背景新探
一 馬衛集書所記民族遷移運動研究
二 Kimek部中的達旦人
三 伯嶽吾氏問題的提起
四 伯嶽吾氏與Yemek部
五 欽察玉理伯裏部和康裏部中的伯嶽吾氏
六 曆史上北方民族的西遷潮流
第三章 濛古在中亞統治的建立與察閤颱汗國的發展
一 察閤颱在濛古國中的地位
二 察閤颱的大臣
三 朝廷與西北諸王矛盾的由來
四 西北諸王反抗朝廷始於拔都
五 術赤後裔諸王勢力在中亞的增長
六 有關阿裏不哥的幾點再探討
七 海都叛亂原因考
八 阿魯忽稱汗
九 阿魯忽降忽必烈
第四章 海都、都哇與元廷的戰爭
一 忽必烈統治勢力的西伸
一 八剌歸國即位與斡端城之得失
三 忽必烈、八刺與海都
四 忽闡河之戰
五 朝廷勢力在西域的發展
六 至元初年的畏兀兒之地
七 都哇圍火州之戰及其影響
八 麯先塔林都元帥府與北庭都元帥府
九 闊裏吉思被俘與鐵堅古山之戰
第五章 察閤颱汗國與西北曆史地理研究
一 肯切剋(Kenjek)城
二 中唐到元初麯先地區的曆史
三 古代中原與西域之間的玉石之路
四 塔裏木河潛流重源為黃河說的産生
五 徙多河是塔裏木河嗎
六 托勒密《地理誌》中的塔裏木河
七 “塔林”的意義及元政府在麯先塔林的活動
八 關於失必兒與亦必兒族源的討論
九 失必兒、亦必兒的地望
十 成吉思汗時代的亦必兒和失必兒
十一 烏馬裏書中的失必兒、亦必兒
十二 玉哇失在亦必兒、失必兒的戰事及其背景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很不錯,學習

评分

書名有點大,其實隻是其中幾個問題研究,但是論證精密、眼界開闊令人贊嘆。劉老師學養做內亞研究很閤適,既懂波斯語又懂古漢語,這纔有可能做齣第一手的原創,對比一下,我發現北大榮新江居然說中西交通史不需要懂中亞古語言,他自己也不懂中古漢語,我真是驚訝極瞭——這是你作為一個北方人做這方麵研究的天生缺陷(重點還是無法復原中古漢語),你找學生給你補上就是瞭,怎麼可以因此忽視掌握第一手語言的重要性呢!

评分

對於濛元時期的中亞史地考證,波斯文和漢文史料的運用水平極高。

评分

論文好像有點散,但是論證很精彩

评分

就是幾篇論文,但乾貨滿滿,太厲害瞭,驚嘆能從古波斯文文獻與漢語文獻裏找到那麼多蛛絲馬跡。尤其是濛古西徵新探兩篇,對摩訶末蘇丹之母禿兒汗太後名字的考證太縝密,旁徵博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