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和他的世界帝国

忽必烈和他的世界帝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重庆出版社
作者:莫里斯·罗沙比 (Morric Rossabi)
出品人:
页数:222
译者:赵清治
出版时间:2008-8-1
价格:2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6697522
丛书系列:华章同人·现代图书馆
图书标签:
  • 历史
  • 忽必烈
  • 蒙古
  • 忽必烈和他的世界帝国
  • 中外文学
  • 蒙元史
  • 民族
  • 政治
  • 忽必烈
  • 蒙古帝国
  • 元朝
  • 世界帝国
  • 历史
  • 古代文明
  • 大汗
  • 游牧帝国
  • 中亚
  • 丝绸之路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西方第一部全面叙述忽必烈生平的传记,再现了忽必烈从藩王到蒙古大汗、直至元帝国君主的波澜壮阔的一生。作者力图剔除各种史料中的偏见,“颠覆”人们对忽必烈和蒙古人的传统看法。该书资料翔实,观点新颖,影响相当大,被许多欧美大学列为亚洲史课程必读参考书。

作为成吉思汗的嫡孙,世界有史以来疆域最辽阔帝国的缔造者,忽必烈不但继承了成吉思汗的雄才大略,更完成了祖父号令天下的目标。他半生戎马,率领蒙古军骑长驱直入,踏破了南宋江山,征服了中国的剩余地区,还扬威海外,两次侵入日本。

与成吉思汗以武功震撼世界不同,忽必烈更以文治著称于天下。为统治多民族、多宗教并存的帝国,他和幕僚们一起,建立了一个以汉法为基础,又不为传统中国理念所束缚的政府,为元朝的百年江山奠定了基础。作为天下共主,他以一种空前的开阔胸怀,聚拢各族精英,广泛吸收各种文化中的先进部分。他既是儒家思想体系的拥护者,也是热心的佛教徒,还许诺他的许多臣民将皈依基督教,更是穆斯林的保护者。他试图在多种文化之间维持微妙的平衡,并取得了令人敬佩的成功。

在执政初期,忽必烈大量豁免、减免税负,鼓励农业生产;给予商人相当高的地位,使国内贸易、对外贸易异常繁荣;允许艺术家自由创作,给予帝国的工匠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并激励科学家更大胆地创新。他所统治的帝国,代表着当时世界范围内最先进、最富庶的东方文化。这种文化通过畅通的丝绸之路,毫无保留地被传播到南洋、印度洋,直至欧洲腹地,使西方人对东方文明产生向往和倾慕,并刺激了哥伦布远航寻找新大陆。然而,远征的惨败、无度的财政需索、个人健康的衰退,使忽必烈建立世界帝国的梦想最终未能实现,但这无损于他的荣光。他的先辈们不曾有过他那种统一并统治整个已知世界的梦想,后继者中再也没有人有过这样的眼光。

作者简介

莫里斯·罗萨比 (orris Rossabi),国际知名的远东史研究专家,纽约市立大学杰出教授兼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中国及中亚史研究专家,对远东乃至整个亚洲的艺术在西方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一生著作等身,主要集中在对蒙古民族历史的研究上。代表作有:《忽必烈和他的世界帝国》、《元明时期的女真人》、《1368年以来的中国和中亚》等。

目录信息

西方人视野下的忽必烈大汗中文版序言序言第一章 早期蒙古人 蒙古帝国的诞生 成吉思汗的继承者 忽必烈和他的母亲 忽必烈和他的幕僚们 拖雷家族的崛起第二章 忽必烈崭露头角 大理之战 忽必烈对领地的管理 忽必烈与佛、道论争 蒙哥亲征南宋 继位之争第三章 众汗之汗 阿里不哥的挑战 李璮叛乱 察必的角色 忽必烈执政初期的政府组织第四章 征服者 征服中国南方 征服高丽 第一次入侵日本 挑战忽必烈第五章 中国皇帝 社会和经济问题 忽必烈的经济规划 忽必烈与军事 忽必烈的法制体系 忽必烈和儒土 忽必烈和宗教 忽必烈与马可·波罗第六章 文化保护者 新书面语言的创造 元曲及其他艺术形式 绘画 手工艺 保护蒙古文化遗产第七章 统治失误和汉人的反应 阿合马和财政困难 整合南宋 延修大运河 卢世荣的财政政策 桑哥和佛教徒滥权 忽必烈的宗教问题第八章 忽必烈的晚年 神风 远征东南亚 帝国内部的叛乱 忽必烈的个人丧失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颠覆了以往汉史中对蒙元政权的印象。 作者从一个西方人的角度给忽必烈大汗竭尽褒奖,如果所言属实,忽必烈功绩甚至超过唐太宗,更不是最终汉化的清朝皇帝可比。 和清朝最大的区别是蒙元是个开发的王朝,面对的是世界而非把眼光狭隘地局限在‘天朝’。忽必烈是从世界大汗的角...  

评分

01:美国学者莫里斯.罗沙比,在他的《忽必烈和他的世界帝国》一书中认为,元剧的昌盛与蒙古贵族的扶植有关。并据此认为元人可能很具民族包容性,并热爱艺术。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因为元人喜欢看汉戏,并热爱看汉戏。但同时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元人不喜欢汉人写别的东西。汉...  

评分

中国人看蒙古帝国的心态有些复杂,对元朝的评价大抵是历朝中最差的。印象最深的大概是元朝把人分成蒙古、色目、南人、汉人四档,让人联想到印度的种姓制度。 蒙古铁蹄踏遍中亚、欧洲的时候,还没有文字,蒙古人自己没留下什么文字纪录,蒙古史大多要从其他文字的史料中得来,...  

评分

我真的严重怀疑,作者有蒙古人的血统,不然,怎么不停在帮忽必烈以及蒙古王朝说话呢?开始的时候,我觉得作者是很公正的,因为作为一个外国人,他的观点必然更客观。但看到后面,我觉得他简直是在为一些人开脱罪行,总是在说,“我们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天那,但是也没...  

评分

中国人看蒙古帝国的心态有些复杂,对元朝的评价大抵是历朝中最差的。印象最深的大概是元朝把人分成蒙古、色目、南人、汉人四档,让人联想到印度的种姓制度。 蒙古铁蹄踏遍中亚、欧洲的时候,还没有文字,蒙古人自己没留下什么文字纪录,蒙古史大多要从其他文字的史料中得来,...  

用户评价

评分

作者通篇似乎强调忽必烈的内政外战的出发点是维护自身并不那么名正言顺的权力以及决策实际上不太依靠汉人幕僚,假如这本著作如推荐所言如此高端的话,那看来是国内对忽必烈等元朝历史缺少关注

评分

clear-writing

评分

上面那几颗小星星让人很纠结…… 书好或不好,有时候,在于读的人,是不是当时当势,真的懂,文字背后的历史或人心。 不懂,珠玉在手也只会当瓦片用

评分

看完真的有很多感想.许多的过往历史都没有得到后人的正确看待态度.

评分

忽必烈传记优秀之作,贸易史观贯穿于历史叙述之间。蒙元史拥有世界史那样广阔的维度,杉山氏纵览于整个时代,而罗沙比则以忽必烈为切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