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響命運的門

叩響命運的門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湖南文藝齣版社
作者:馬小平
出品人:
頁數:574
译者:
出版時間:2012-9
價格:39.8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40457549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教育
  • 馬小平
  • 人文
  • 叩響命運的門
  • 文學
  • 哲學
  • 適閤學生
  • 語文
  • 命運
  • 成長
  • 奮鬥
  • 覺醒
  • 人生
  • 選擇
  • 勇氣
  • 希望
  • 突破
  • 堅持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叩響命運的門》內容簡介:中國經濟的發展,並沒有帶來精神的高揚,卻陷入瞭物質主義、實利主義、消費主義、虛無主義、犬儒主義的泥坑,造成瞭精神的危機。中國社會已患上“人類文明缺乏癥,人文素養缺乏癥,公民素養缺乏癥”。人們如果想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公民素養,該從哪裏入手?當從閱讀開始。《叩響命運的門》精選瞭古今中外最為著名的人文素養經典文本88篇。這些篇章充滿生命的智慧和力量,通過對經典的閱讀,我們可以和無緣謀麵的曆史巨人或不相識的朋友進行精神的對話,並在這一過程中實現瞭文化意義的交流與傳承。人在精神上得到修養,並能從中體會到生命的歡樂和自由。

著者簡介

馬小平:男,1956年生,1982年師範大學畢業。先後供職湘潭、東莞、深圳等市重點中學,為重點骨乾教師、王牌語文老師,學生最歡迎的老師、弟子最喜聞樂道的恩師。專事教育,遷流不改。主張中學語文課堂,應為幸福場所,親躬踐行迄今。

圖書目錄

序言我們缺失瞭什麼,我們如何麵對
寫在前麵的話
第一章
人的屬性
人是尋求意義的生物
人的三種狀態
生命的意義
人生
我為什麼生活
第二章
論教育
教育永恒的支柱:曆史和文學
人文素養比數理能力更基礎
反思道德教育
政治人的人文素養
第三章
底綫倫理
公民誕生的條件
角色意識與主體性
醜陋的中國人
.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
第四章
人是會思想的蘆葦
思想的誕生
思想和思想者
警惕“真理”
精神的故鄉
我的精神傢園
第五章
什麼是民主?
羅伯特議事規則
民主概念與基本條件
自由的精神

民主是法的理想
論法短文兩篇
三則故事
第六章
論四大自由
自由與恐懼
歐洲人的權利意識
人權的性質
世界人權宣言
全球倫理普世宣言
第七章
美國的“希望工程”
帕爾梅墓前的沉思
濟窮之道不在“施捨”
短文三篇
第八章
全球一體化與文化多元化
中國傳統文化的危機
魯迅雜文《熱風》選讀
尊重誰的文化差異
第九章
孔孟
黑暗王國裏的殘燭(節選)
傳統文化的更新與再生
漢語的人心
漢語、英語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機能
第十章
我們的憂慮
人類的睏境
生態災難,也是文化災難
談談可持續發展
環保與公民責任
我不認為我徵服瞭沙漠
拯救地球
第十一章
假如沒有馬剋思
這一代以及那一代的理想
戰爭
爐邊談話
大屠殺:日本冷臉歐洲熱淚
第十二章
巨人之死
睦鄰友好的新起點
一個人和一個民族的復興
用靈魂的力量抵禦暴力
讓種族隔離製度在世界絕跡
英雄的完成:踏上迴傢的路
將世人的悲慘背在身上
第十三章
科學與人生
科學主義與科學精神
科學要遵循人道的規律
我的世界觀
科學傢要求廢止戰爭
公眾的科學觀
想起霍金
第十四章
給我未來的孩子
給兒子的信
給女兒的信
有溫度的詞匯
智慧的美麗
保姆
愛是世上最偉大的
第十五章
審美需要真誠和自信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慢慢走,欣賞啊!”
為瞭看看陽光,我來到世上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最美好的時刻
精神明亮的人
當她十八歲的時候
第十六章
青春
你就是一道風景
緻加西亞的信
醒醒吧,睡著的心靈巨人
《巨人三傳》初版序
把握你自己
看靈魂
第十七章
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
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節選)
成功者的心理品質
達成心理健康的練習
建立自信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终于在校庆前看完马老师的这本书。些许失望。马老师看的书和文章还是有局限性吧。瑜不掩瑕,本书讲情怀的多、讲道理的少。书中文人的雾里看花、叶公好龙、自怨自艾文章,看得我起鸡皮疙瘩。南都文章的篇幅太多了,经典文章少了。 终于知道为什么南都为什么这么推崇本书…… ...  

評分

評分

評分

向马老师致敬! 我只是想说,原书名为《人文素养读本》,马老师在此书中选入137篇文章,有 16个关于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的主题,共90多万字。很明显,这个实体书,是和谐以后的~~~ 北大钱理群教授谈起《人文素养读本》一书时作了这样的评述:“正是在这本<人文素养读本>里,马...  

評分

中国有几个老师有这样执着的育人理念。教育的目标首先在于使学生有能力成为一个人,而不是一个个装着知识的机器。在当代教育的执行下,大部分本应通过正常教育获得的知识、意识、能力,几乎绝迹。学生已经不是“人”了,而只是一个接受知识的学生,这是中国教育最大的悲哀,是...  

用戶評價

评分

2012年11月9日-16日。從頭到尾、一篇不落地讀完瞭,謹此紀念馬小平老師。

评分

我以為是馬小平自己寫的...中學時代的即視感,總覺得像一本厚厚的《讀者》。最無力的振奮就是今天說著勵誌的話,明天依然有藉口讓自己多偷點懶;我也很厭煩一些朋友生活有瞭點兒小起色就愛拿齣來顯擺,功利虛榮得不像話;總之,想象力和業餘生活是相互影響的,而我也希望自己不要像多數人那樣需要依賴參加些“豐富的活動”來錶現自己是個多有趣的人,套路有多深,人有多膚淺。

评分

後麵的內容是不是馬老推薦的,都有些懷疑,內容質量太差,真應該去掉

评分

當年在南周讀到馬小平的報道後,打印齣來讀的。依稀記得那句:教育是實現自我救贖的唯一途徑。

评分

2012年11月9日-16日。從頭到尾、一篇不落地讀完瞭,謹此紀念馬小平老師。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