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勒里·奎因(Ellery Queen),推理小说史上一个非凡的名字,实指弗雷德里克·丹奈(Frederic Dannay,1905—1982)和曼弗里德·李(Manfred Lee,1905—1971)这对表兄弟作家。他们的创作时间长达半个世纪,作品多达数十部,全球销量约计两亿册;他们曾五获埃德加·爱伦·坡奖;他们的四部“悲剧系列”和九部“国名系列”作品被公认为推理小说史上难以逾越的佳作;他们于1941年创办的《埃勒里·奎因神秘杂志》(EQMM)成为劳伦斯·布洛克、迈克尔·康柰利等推理大家起飞的平台,迄今仍是最专业、最权威的推理文学杂志之一;他们出资设立“密室研讨小组”,定期与约翰·狄克森·卡尔、克雷顿·劳森等推理大师交流、切磋;他们成就的不仅仅是自己,更为成就推理小说的黄金时代书写了浓墨重彩。
这位哲瑞雷恩不厚道,竟然直接把凶手铐了。我还以为他跟埃勒里奎因一样会有一个挑战读者环节呢。前面看得比较快,还跃跃欲试要在挑战读者时梳理疑点呢,大为扫兴啊。 作为侦探小说,本书在案件细节上几乎无懈可击。试着挑点毛病(这是我看侦探小说的老毛病了): 1.凶手冒充职...
评分初中时,一位挺懂足球的同学就教导我,把当年的贝利放在如今的防守体系中他恐怕无法有那么高的造诣。同样的,以今时今日的眼光审视70年前的推理作品,切勿抱太大希望。问题在于,我们只是渴望阅读快感的通俗读物的读者,不是跋涉故纸堆中的学者,我们还是该把大好时光用于符合...
评分 评分这位哲瑞雷恩不厚道,竟然直接把凶手铐了。我还以为他跟埃勒里奎因一样会有一个挑战读者环节呢。前面看得比较快,还跃跃欲试要在挑战读者时梳理疑点呢,大为扫兴啊。 作为侦探小说,本书在案件细节上几乎无懈可击。试着挑点毛病(这是我看侦探小说的老毛病了): 1.凶手冒充职...
评分初中时,一位挺懂足球的同学就教导我,把当年的贝利放在如今的防守体系中他恐怕无法有那么高的造诣。同样的,以今时今日的眼光审视70年前的推理作品,切勿抱太大希望。问题在于,我们只是渴望阅读快感的通俗读物的读者,不是跋涉故纸堆中的学者,我们还是该把大好时光用于符合...
有些反复,有些啰嗦,人物塑造还行,很有老美向往欧洲贵族的感觉。故事嘛也还行。
评分当之无愧的推理小说之冠!!!推理逻辑严谨理性,丝丝入扣~Ellery Queen 太天才了!!~
评分读到前1/4,几乎肯定凶手是谁,接下来难道都是推理了? 谁告诉我能猜出凶手,我拜他为神!
评分audible 开头各种人物描述 听起来好头大 最后好大的flag 最最后的推理确实很简单。。。。。。。。
评分我还记得 14 岁时读内蒙版〈X 的悲剧〉时的感受:1/4 畅快的推理,但是建立在 3/4 无聊的谜面上。当时以为读着难受是因为翻译不好,今天读英文版却也得到了类似的体验,反而开始同情起译者要把如此乏味的英文转换成中文。奎因的作品,首先是谜题,然后才是小说,不如说早期作品连小说都称不上,但也不妨碍它们是黄金时期最好的推理小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