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问题

人的问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江苏教育出版社
作者:[美] 约翰·杜威
出品人:
页数:447
译者:傅统先
出版时间:2006-12
价格:34.8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3437495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教育
  • 哲学
  • 杜威
  • 社会学
  • 0
  • 哲学
  • 人性
  • 存在
  • 思考
  • 自由
  • 社会
  • 伦理
  • 意识
  • 生命
  • 问题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没有生活方式站着不动或能够站着不动;它或者往前走,或者往后退,往后退的结果就是死亡。作为生活方式的民主主义不能站着不动。如果它要继续存在,它也应该往前走,去适应当前的和即将到来的变化。如果它不往前走,企图站着不动,它已开始走上通向灭亡的道路。

  本书是美国著名教育学家约翰·杜威20世纪30至40年代发表过的论文选集,为读者勾勒了杜威的民主理论和现代教育观点的脉络。杜威对教育的本质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他的教育主张和课程思想对世界具有广泛的影响。本书学术性较强,是读者更好地了解和研究约翰·杜威的民主教育思想和哲学观的必读著作。

作者简介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美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学家,美国实用主义哲学最重要且最具影响的代表之一。曾任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美国心理学会、美国哲学学会、美国大学教授联合会会长。1919—1921年间曾来中国讲学。主要著作有《哲学的改造》、《确定性的寻求》、《艺术及经验》、《学校与社会》、《民主主义与教育》、《逻辑:探究的理论》等。

目录信息

前言
序 人的问题与哲学的现状
第一部分 民主与教育
一 民主信仰与教育(1944)
二 今日世界中的民主与教育(1938)
三 民主对教育的挑战(1937)
四 民主与教育管理(1937)
五 教师和他的世界(1935)
六 关于文学院的问题(1944)
七 方向的需要(1935)
八 权威与对社会改变的抵抗(1936)
九 自由与社会控制(1935,1936)
十 自由主义的前途(1935)
第二部分 人性与学术
一 对自由思想的挑战(1944)
二 对科学的反抗(1945)
三 科学与哲学之关系是教育的基础(1938)
四 宗教、科学与哲学(1936)
五 什么是社会研究?(1938)
六 人性改变吗?(1938)
七 在经验中的自然(1940)
第三部分 价值与思维
一 对道德进行科学研究的逻辑条件
二 评价判断与直接性质(1943)
三 再论评价是判断(1943)
四 关于价值的几个问题(1944)
五 “内在的善”的模糊性(1942)
六 凭借自然与凭借艺术(1944)
七 心灵是怎样被认知的?(1942)
八 现代哲学的客观主义一主观主义(1941)
九 探究与情境的不确定性(1942)
十 命题、证实的可断言性与真理(1941)
第四部分 关于思想家们
一 马希与美国哲学(1941)
二 威廉·詹姆斯的哲学(1942)
三 詹姆斯心理学中消逝着的主体(1942)
四 怀特海的哲学(1937)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杜威在书中提及一本国内未曾听闻的学科—公民学— 一个特别训练政治的公民资格的学科.杜威指出,即使接受了这样的教育的学生,在进入社会中,依然有很大可能失去自我辨别的能力,而沦为某一政治集团的俘虏. 在国内,关于公民的概念大概是很模糊的,学生接触这类名词的大多机会是从伴...

评分

严格意义来说,《人的问题》是一本论文集,它收录了美国实用主义极大成者杜威先生在1935年至1945年就“民主与教育”、“人性与学术”、“价值与思维”、“思想家们”四个领域所发表的相关论文。这些论文从表面看来,与书名“人的问题”并不相符,而更多的是偏向哲学、教育哲学...  

评分

杜威在书中提及一本国内未曾听闻的学科—公民学— 一个特别训练政治的公民资格的学科.杜威指出,即使接受了这样的教育的学生,在进入社会中,依然有很大可能失去自我辨别的能力,而沦为某一政治集团的俘虏. 在国内,关于公民的概念大概是很模糊的,学生接触这类名词的大多机会是从伴...

评分

严格意义来说,《人的问题》是一本论文集,它收录了美国实用主义极大成者杜威先生在1935年至1945年就“民主与教育”、“人性与学术”、“价值与思维”、“思想家们”四个领域所发表的相关论文。这些论文从表面看来,与书名“人的问题”并不相符,而更多的是偏向哲学、教育哲学...  

评分

杜威在书中提及一本国内未曾听闻的学科—公民学— 一个特别训练政治的公民资格的学科.杜威指出,即使接受了这样的教育的学生,在进入社会中,依然有很大可能失去自我辨别的能力,而沦为某一政治集团的俘虏. 在国内,关于公民的概念大概是很模糊的,学生接触这类名词的大多机会是从伴...

用户评价

评分

什么样的教育是好的教育?Communication

评分

: B821/4952-4

评分

: B821/4952-4

评分

什么样的教育是好的教育?Communication

评分

: B821/4952-4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