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闲集》收作者1927年至1929年所作杂文三十四篇,末附作于1932年的《鲁迅译著书目》一篇。1932年9月由上海北新书局初版。作者生前共印行四版次。《三闲集》的主要内容包括:匪笔三篇,某笔两篇,述香港恭祝圣诞,吊与贺,“醉眼”中的朦胧,看司徒乔君的画,在上海的鲁迅启事,文艺与革命(并冬芬来信),通信(并Y来信),太平歌诀,铲共大观,我的态度气量和年纪,革命咖啡店等内容。
我也读鲁迅人们都说,始于颜值,忠于才华,陷于人品,这篇文章是我崇敬先生人品的开始。一个大作家,从一个车夫身上反省自己的行为,他是真的赤子之心,不把身份地位当标签,看中的是人内在的人格,和人的本性。对于奴性深入骨髓中国人来说,是何等珍贵的一种品格,在全民受教...
评分我也读鲁迅人们都说,始于颜值,忠于才华,陷于人品,这篇文章是我崇敬先生人品的开始。一个大作家,从一个车夫身上反省自己的行为,他是真的赤子之心,不把身份地位当标签,看中的是人内在的人格,和人的本性。对于奴性深入骨髓中国人来说,是何等珍贵的一种品格,在全民受教...
评分很一般
评分以前与陈西滢等笔战的不亦乐乎,如今却显出些凄清之感
评分《语丝》时期的读者来信问答很是精彩。关于文学的社会功用的讨论,民十完胜现在
评分很一般
评分修行95th,光靠臆测真不能了解任何人,印象中大先生攻击性极强,加以不轻的强迫症,与林语堂先生还为了战时文学能不能幽默能不能脱离革命谈艺术大战一场。读完此书才发现大先生处于那种有趣的境地,有人写信指责他诱惑人革命,有人撰文指斥他在革命的时期还谈文艺。大先生老实不客气一一回应,明确表示艺术的革命比革命的艺术要好,不必时时地地革命,让我着实有点惊奇。不过也就惊奇了一下而已,因为我一直觉得笔仗打多了很难一直李克忠,总会有负气的为了反对而反对的时候的,而且所有辛辣的讽刺都免不了尖酸刻薄,大先生其实不能免俗,平视他就好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