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當長的曆史時期,實際上直到解放前,這些昔日的街頭藝人是一個被貶斥、忽視但又被人賞玩,卻名不見經傳的群體。所以,在相當意義上,《空間、自我與社會:天橋街頭藝人的生成與係譜》是對口述史的再寫作,其所根據的材料主要是我自己所記錄的口述材料、世俗的迴憶錄、自傳和他人記述、整理的口述材料。這使得本書所描述是的“地方性知識”(local knowledge)——一種被講述、言說和寫作的知識,而筆者的寫作也就成為一種對包括藝人自己在內的對“他人解釋的解釋”,是對這種被反復講述、言說以及寫作的知識的再解讀。當然,其中亦不乏對“自我”的拷問。
嶽永逸,1972年齣生於四川劍閣,民俗學博士,現任教於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主要從事民間信仰、都市民俗、民間藝人、民俗學原理等方麵的研究。已齣版《中國民俗文化誌·北京·門頭溝區捲》、《中國民俗文化誌·北京·宣武區捲》(中央編譯齣版社,2006年11月)。
1994年,乔健先生去山西调查乐户的时候,乐户还在;所以先生完成了一本在人类学传统框架下研究新问题的民族志——《乐户:田野调查与历史追踪》,意在将乐户作为中国社会中一个独特的“阶层”,以全景描述的方式,将其定格,并作出学术分析。 而1999年,当岳永逸蹬着...
評分看了之后发现和自己预期的内容差异很大 乔健老先生在序言里就委婉的表达了自己对此书的些许不满意, 我看说的还是太委婉了些。 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作者在论述某一【发现】时,会把一大推的人物素材纠集到一起 每个人也就寥寥的三五句描述,刚看的起劲,哎???怎么跟前面对...
評分1994年,乔健先生去山西调查乐户的时候,乐户还在;所以先生完成了一本在人类学传统框架下研究新问题的民族志——《乐户:田野调查与历史追踪》,意在将乐户作为中国社会中一个独特的“阶层”,以全景描述的方式,将其定格,并作出学术分析。 而1999年,当岳永逸蹬着...
評分1994年,乔健先生去山西调查乐户的时候,乐户还在;所以先生完成了一本在人类学传统框架下研究新问题的民族志——《乐户:田野调查与历史追踪》,意在将乐户作为中国社会中一个独特的“阶层”,以全景描述的方式,将其定格,并作出学术分析。 而1999年,当岳永逸蹬着...
評分民国时期民间艺人的流动性比较大,历来做这方面题目的人也不多。这本书运用了一些社会学理论,脱离了以往类似著作单纯强调事件的路子。
隻取一句:我們每個人都是放逐自我,成為他者的過程
评分雖然是為瞭查資料而讀,但閱讀過程以反思為主,因為這個行文和我確實有相似的地方:第一是濫用長句和名詞,看似理論性很強,但實際反映的是中文詞匯量匱乏,講一大段玄玄乎乎,其實意思可以概括成一兩句;第二是不夠深入,明明拋齣瞭很好的問題,總是浮於錶麵,差臨門一腳;第三是鬆散,常因興緻偏題。
评分素材很有意思,理論分析有點漂浮,不適應這種寫法
评分第一次讀正兒八經研究天橋藝人的書,收獲非常大。原來底層人的世界是這樣的殘酷,魯迅一再指斥的主奴格局在北京外城藝人世界中構成的是難以撼動的等級秩序,舊世界的痕跡還非常鮮明地留存著。
评分後現代語言的敘述、西方理論術語的介入,與天橋民間藝人的曆史實況之間,總好像隔著一層什麼,感覺挺彆扭的。另外,有些論述難免一廂情願,孤證是不足以成為翔實的論據的吧。不過,倒也值得一看,畢竟做這方麵題目的不多,而且作者也確實下瞭不少功夫。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