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約神學

舊約神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颱灣神學院
作者:蔡爾茲 (Brevard S. Childs)
出品人:
頁數:320
译者:梁望惠
出版時間:1999
價格:0
裝幀:
isbn號碼:9789579185639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舊約神學
  • 正典批判
  • 聖經神學
  • 神學
  • OT
  • 舊約
  • 神學
  • 聖經
  • 宗教
  • 基督教
  • 希伯來聖經
  • 約書
  • 律法
  • 先知
  • 曆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舊約神學—從基督教正典說起》為使用中文的讀者提供這一領域新穎的教科書。忙於學習歷史批判學,感到經文被撕成片段而恐慌迷惑的學生,在此重新發現經文的完整性。在討論某一段特定經文時,必須參照經文的全部使得瞭解。作為教科書,它並非此科目的百科全書。他提供一些從事思索的主題,研究的線索,留下相當的空間可讓老師為學生補充資料,並可鼓勵學生做深入研究。

著者簡介

蔡爾茲(Brevard S. Childs)

美國耶魯大學神學院及研究所舊約學教授

學歷:

University of Michigan(B.A., M.A.)

Princeton Theological Seminary (B.D.)

University of Basel (Th. D.)

著作:

Myth and Reality in the Old Testament(1960)

Memory and Tradition in Isarel (1962)

Isaiah and The Assyrian Crisis (1967)

Biblical Theology in Crisis (1970)

The Book of Exodus: A Commentary (1974)

Introduction to the Old Testament as Scripture (1980)

The New Testament as Canon: An Introduction (1984)

圖書目錄

第一章 舊約神學導論
第一節 現今之工作
第二節 舊約神學歷史迴顧
第三節 尚存的問題
第四節 舊約神學的正典研究法
第五節 正典研究法與現代爭論的議題
第六節 舊約神學之重要性

第二章 作為「啓示」的舊約
第一節 分析哲學的批判
第二節 社會科學分析的批判

第三章 上帝如何被認識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藉著創造上帝被認識
第三節 藉智慧的啓示
第四節 藉歷史的啓示
第五節 藉著名字的啓示
第六節 舊約中的上帝是男性嗎?
第七節 上帝自我顯現的特性

第四章 上帝啓示的目的
第一節 自我顯現的目的
第二節 上帝旨意的模糊性
第三節 上帝旨意在終末時復原

第五章 上帝的律法
第一節 對上帝的認識與上帝的旨意
第二節 上帝的誡命
第三節 上帝的旨意及其實現
第四節 西乃見證之正典型式
第五節 律法的神學意義

第六章 認識並遵行上帝的旨意
第一節 辯證的兩端
第二節 經文舉證

第七章 十誡的神學意義
序 言
第一誡 「除瞭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齣20:3)
第二誡 「不可為自己彫刻偶像」(齣20:4)
第三誡 「不可妄稱耶和華──你上帝的名」(齣20:7)
第四誡 「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齣20:8)
第五誡 「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上帝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齣20:12)
第六誡 「不可殺人。」(齣20:13)
第七誡 「不可姦淫」(齣20:14)
第八誡 「不可偷盜。」(齣20:15)
第十誡 「不可貪戀人的房屋;也不可貪戀人的妻子、僕婢、牛驢,他一切所有的。」(齣20:17)
第九誡 「不可作假見證陷害人」(20:16)

第八章 禮儀和潔淨律法的角色
第一節 研究範圍
第二節 方法論的問題
第三節 正典解釋法

第九章 上帝啓示的領受者
第一節 作為上帝選民的以色列
第二節 個人作為領受者
(a) 個人作為一般人頪的代錶
(b) 個人作為以色列的代錶
第三節 列邦作為上帝啓示的領受者

第十章 上帝統治的代行人:摩西、士師和君王
第一節 摩西的角色
第二節 士師
第三節 君王
(a) 王國的興起
(b) 掃羅
(c) 大衛
(d)彌賽亞的盼望

第十一章 先知的職份與功能
第一節 方法論的問題
第二節 先知的神學任務
第三節 先知的應許

第十二章 真假先知
第一節 聖經標準之探討
第二節 耶利米和哈拿尼雅
第三節 正典成形的結果
第四節 列王紀上第13章

第十三章 祭司製度的神學角色
第一節 爭議問題的本質
第二節 祭司製度的正典解釋
第三節 祭司神學的結論

第十四章 約的恩賜:禮儀
第一節 方法論的問題
第二節 利未記的正典形式
第三節 現實的神聖麵
(a) 神聖時間:節期
(b) 神聖空間:會幕和聖殿
(c) 聖物
(d) 聖識人員
第四節 禮儀是一種祝福
第五節 獻祭與贖罪
第六節 詩篇與禮儀
第七節 先知與禮儀

第十五章 共同生活的架構
第一節 現代的爭論
第二節 以色列製度的神學解釋
(a) 公共製度
(b) 階級架構
(c) 法律製度
(d) 軍事製度
(e) 傢庭製度

第十六章 「男女」的神學問題
第一節 創世記1至3章的男女
第二節 雅歌書中的男女

第十七章 「人」的神學層麵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傳統內的正典指引
第三節 舊約有關「人」的神學思考

第十八章 「順服人生」的輪廓
第一節 神學探討的迴顧
第二節 以色列迴應的正典指引
(a) 詩篇
(b) 智慧文學
(c) 五經
第三節 正典背景下的神學思考
(a) 詩篇
(b) 先知書
(c) 歷史和聖捲
(d) 族長的故事
第四節 總結

第十九章 麵臨威脅的生活
第一節 太古時代的威脅:創世記1─11章
第二節 聖約與咒詛
第三節 先知書
第四節 但以理書和啓示文學
第五節 詩篇論深淵
第六節 智慧文學
第七節 威脅的限度
第八節 結語

第二十章 承受應許的生活
第一節 資料的範圍
第二節 方法論的問題
第三節 正典形成的模式
第四節 應許的形式
(a) 審判和拯救
(b) 彌賽亞國度與彌賽亞
(c) 土地
(d) 永生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Childs在本書中提齣瞭正典批判法。他把重心放在舊約的編訂上,以編者中心,關注點是舊約被編訂所要發揮的教育作用。這種“正典觀”舊約神學,策略性的意義大於實質性的意義。它主要的功勞是:當諸如底本說之類的、分割聖經的自由派神學思路橫行學術界的時候,Childs跳齣來攪局,告訴他們這世界上還有其他的研究進路,可以在維持舊約聖經完整性的前提下去推動。然而,Childs抵抗自由派神學的方式,是把牌壓在聖經的第二作者——編者身上(而非作者),以編者為中心去賦予聖經意義。這個邏輯是在退而求其次,注定隻能抵抗一時。換句話說,“編者中心論”等於是放棄瞭去維護作者,也是間接承認瞭自由派對聖經作者的定罪是有道理的。後代的福音派學者,若不設法為聖經作者正名,那麼Childs辛苦維持的防綫也終將會失去。

评分

Childs在本書中提齣瞭正典批判法。他把重心放在舊約的編訂上,以編者中心,關注點是舊約被編訂所要發揮的教育作用。這種“正典觀”舊約神學,策略性的意義大於實質性的意義。它主要的功勞是:當諸如底本說之類的、分割聖經的自由派神學思路橫行學術界的時候,Childs跳齣來攪局,告訴他們這世界上還有其他的研究進路,可以在維持舊約聖經完整性的前提下去推動。然而,Childs抵抗自由派神學的方式,是把牌壓在聖經的第二作者——編者身上(而非作者),以編者為中心去賦予聖經意義。這個邏輯是在退而求其次,注定隻能抵抗一時。換句話說,“編者中心論”等於是放棄瞭去維護作者,也是間接承認瞭自由派對聖經作者的定罪是有道理的。後代的福音派學者,若不設法為聖經作者正名,那麼Childs辛苦維持的防綫也終將會失去。

评分

Childs在本書中提齣瞭正典批判法。他把重心放在舊約的編訂上,以編者中心,關注點是舊約被編訂所要發揮的教育作用。這種“正典觀”舊約神學,策略性的意義大於實質性的意義。它主要的功勞是:當諸如底本說之類的、分割聖經的自由派神學思路橫行學術界的時候,Childs跳齣來攪局,告訴他們這世界上還有其他的研究進路,可以在維持舊約聖經完整性的前提下去推動。然而,Childs抵抗自由派神學的方式,是把牌壓在聖經的第二作者——編者身上(而非作者),以編者為中心去賦予聖經意義。這個邏輯是在退而求其次,注定隻能抵抗一時。換句話說,“編者中心論”等於是放棄瞭去維護作者,也是間接承認瞭自由派對聖經作者的定罪是有道理的。後代的福音派學者,若不設法為聖經作者正名,那麼Childs辛苦維持的防綫也終將會失去。

评分

Childs在本書中提齣瞭正典批判法。他把重心放在舊約的編訂上,以編者中心,關注點是舊約被編訂所要發揮的教育作用。這種“正典觀”舊約神學,策略性的意義大於實質性的意義。它主要的功勞是:當諸如底本說之類的、分割聖經的自由派神學思路橫行學術界的時候,Childs跳齣來攪局,告訴他們這世界上還有其他的研究進路,可以在維持舊約聖經完整性的前提下去推動。然而,Childs抵抗自由派神學的方式,是把牌壓在聖經的第二作者——編者身上(而非作者),以編者為中心去賦予聖經意義。這個邏輯是在退而求其次,注定隻能抵抗一時。換句話說,“編者中心論”等於是放棄瞭去維護作者,也是間接承認瞭自由派對聖經作者的定罪是有道理的。後代的福音派學者,若不設法為聖經作者正名,那麼Childs辛苦維持的防綫也終將會失去。

评分

Childs在本書中提齣瞭正典批判法。他把重心放在舊約的編訂上,以編者中心,關注點是舊約被編訂所要發揮的教育作用。這種“正典觀”舊約神學,策略性的意義大於實質性的意義。它主要的功勞是:當諸如底本說之類的、分割聖經的自由派神學思路橫行學術界的時候,Childs跳齣來攪局,告訴他們這世界上還有其他的研究進路,可以在維持舊約聖經完整性的前提下去推動。然而,Childs抵抗自由派神學的方式,是把牌壓在聖經的第二作者——編者身上(而非作者),以編者為中心去賦予聖經意義。這個邏輯是在退而求其次,注定隻能抵抗一時。換句話說,“編者中心論”等於是放棄瞭去維護作者,也是間接承認瞭自由派對聖經作者的定罪是有道理的。後代的福音派學者,若不設法為聖經作者正名,那麼Childs辛苦維持的防綫也終將會失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