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濟文集

李濟文集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齣版社
作者:李濟
出品人:
頁數:2820
译者:
出版時間:2006-8
價格:60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208061040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考古
  • 李濟
  • 人類學
  • 曆史
  • 考古學
  • 社會學
  • 李濟
  • 社會
  • 李濟深
  • 近現代史
  • 史學
  • 政治
  • 迴憶錄
  • 傳記
  • 中國近代史
  • 曆史人物
  • 學術著作
  • 史料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李濟文集》(五捲)收入李濟先生自20世紀20年代至80年代撰寫和發錶的中國人類學、考古學、上古史研究等論著,以及學術論談、隨筆、序跋、憶舊、書評、未譯成中文的外文論著、早年文錄等百餘篇(部)。其中《中國民族的形成》、《中國文明的開始》、《西陰村史前的遺存》、《安陽》、《殷墟器物甲編:陶器(上輯)》等,均是海內外學術界公認的考古學經典學術名著。

著者簡介

李濟(1896—1979),20世紀我國著名的考古學傢和古史學傢。他於1918年由清華學堂選送留美,1923年在哈佛大學獲我國第一個人類學博士學位後返國工作。一開始在南開大學教書,1925年迴母校清華大學的國學研究院任人類學導師,1928年10月“入夥”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任專任研究員兼考古組主任。李濟一生活動以主持我國近代考古學第一次田野工作——山西西陰村遺址發掘和領導河南安陽殷墟十五次考古發掘最為著名,為近代科學意義上的中國考古學的奠基作瞭重要的開拓工作。李濟畢生緻力考古人類學的田野工作、室內研究和教學,共發錶專著十餘種,論文150餘篇。此外更主編考古發掘報告、學術集刊近80種,並主纂《中國上古史文集》。1940年,他當選英國皇傢人類學會榮譽會員。他一生培養瞭許多著名考古學傢和曆史學傢,如夏鼐、張光直、許倬雲等。

圖書目錄

總目次
編者的話
代序一 我與中國考古工作(1961)
代序二 對李濟之先生考古學研究的一些看法(1984)
捲一目次
中國人類學
中國的若乾人類學問題(英文1923;中譯文1990)
甘肅史前人種說略(1925)
奉天沙鍋屯與河南仰韶村古代人骨及近代華北人骨之比較(1925)
新鄭的骨(英文1926;中譯文1994)
周口店儲積中一個荷謨形的下臼齒(1927)
中國民族的形成——一次人類學的探索(英文版1928;日文本1943;中譯文1996)
譯者的話
前言
第一章 難題所在
第二章 現代中國人的體質特徵
第三章 我群的演進:以城址衡量其規模
第四章 我群的演進:在研究姓氏來源的基礎上對我群構成變化的評價
第五章 我群的遷徙:一韆五百年間的中國人口統計
第六章 南方的你群
第七章 公元1644年以前的三次北方大入侵
第八章 現代中國人的整閤
附錄
民族學發展之前途與比較法應用之限製(1941)
瑞岩民族學調查初步報告——體質(1950)
中國民族之始(1950)
從人類學看文化(1951)
安陽侯傢莊商代墓葬人頭骨的一些測量特徵(英文1954;中譯文1985)
再論中國的若乾人類學問題(英文1962;中譯文1990)
中國人的種族曆史(英文1969;中譯文1999)
古史研究一般
考古學(演講記錄,1926)
中國最近發現之新史料(1928)
中國考古學之過去與將來(1934)
《田野考古報告》編輯大旨(1936)
中國古器物學的新基礎(1950)
中國史前文化(1951)
中國上古史之重建工作及其問題(1954)
中國文明的開始(英文1957;中譯文1970)
葉序
著者序
第一講挖掘齣中國的曆史
第二講中國文明的起源和它早期的發展
第三講中國的青銅時代
古代中國文明(英文196l;中譯文1996)
再談中國上古史的重建問題(1962)
想象的曆史與真實的曆史之比較(1965)
如何研究中國青銅器
——青銅器的六個方麵(1966)
踏入文明的過程
——中國史前文化鳥瞰(待定稿)(1972)
捲二目次
石器時代史
遠古石器淺說(1943)
“北京人”的發現與研究之經過(1952)
“北京人”的體質與生活——“北京人”的發現與研究之經過(下篇)(1952)
黑陶文化在中國上古史中所占的地位(1963)
“北京人”的發現與研究及其所引起之問題(1965)
紅色土時代的周口店文化(1967)
華北新石器時代文化的類彆、分布與編年(1968)
西陰村發掘
山西省曆史文物發掘管理辦法(英文打字稿1926;中譯文1995)
山西南部汾河流域考古調查(英文1927;中譯文1983)
西陰村史前的遺存(1927)
一、緣起
二、挖掘的經過
三、儲積的內容
四、遺存的大概情形
五、陶片
六、帶彩的陶片
七、石器及雜件
八、結論
附錄 西陰村史前遺址的發掘(英文1927;中譯文1994)
城子崖發掘
發掘龍山城子崖的理由及成績(1931)
《城子崖發掘報告》序(1934)
安陽殷墟發掘
小屯地麵下情形分析初步(1929)
民國十八年鞦季發掘殷墟之經過及其重要發現(1930)
小屯與仰韶(1930)
俯身葬(1931)
安陽最近發掘報告及六次工作之總估計(1933)
小屯地麵下的先殷文化層(1944)
由笄形演變所看見的小屯遺址與侯傢莊墓葬之時代關係(1958)
《殷墟建築遺存》序(1959)
安陽(英文版1977;日文版1982;中譯文1990,重校1996)
自序
序言
第一章 甲骨文:最初的發現及學術界的初步接觸
第二章 探索階段:甲骨文的搜集、考釋和初步研究
第三章 二十世紀初期西方地質學傢、古生物學傢和考古學傢在中國演示的田野方法
第四章 安陽有計劃發掘的初期
第五章 王陵的發現及係統發掘
第六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在小屯的最後三次田野發掘
第七章 戰時繼續研究安陽發現物所取得的成果
第八章 戰後的學術工作條件及安陽發現物的研究
第九章 史前遺物和有關古代中國的傳說
第十章 建築風格:建築遺跡和地上建築物復原之設想
第十一章 經濟:農業和製造業——殷商王朝的農業和其他自然資源
第十二章 殷商的裝飾藝術
第十三章 譜係、貞人和親屬關係
第十四章 祖先及神靈的祭祀儀式
第十五章 關於殷商人的體質人類學的評述
參考文獻
捲三目次
殷墟陶器研究
殷商陶器初論(1929)
小屯殷代與先殷陶器的研究(英文1955,中譯文1990)
殷墟白陶發展之程序(1957)
殷墟器物甲編:陶器(上輯)(1956)

第一章 導論
……
石玉骨器研究
小屯及豫北等銅器研究
捲四目次
殷墟銅器研究
殷商文化研究
捲五目次
學術論壇
序跋緻敬
學事憶舊
書文評價
未譯論著
早年文錄
李濟先生學行紀略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第一二冊讀得較仔細,後三冊選讀。文章質量很高,也可以瞭解中國考古學的建立與發展,很有價值。

评分

第一二冊讀得較仔細,後三冊選讀。文章質量很高,也可以瞭解中國考古學的建立與發展,很有價值。

评分

僅拜讀瞭第三冊,有機會要繼續讀纔是。

评分

僅拜讀瞭第三冊,有機會要繼續讀纔是。

评分

第一二冊讀得較仔細,後三冊選讀。文章質量很高,也可以瞭解中國考古學的建立與發展,很有價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