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ntity and Difference consists of English translations and the original German versions of two little-known lectures given in 1957 by Martin Heidegger, "The Principle of Identity" and "The Onto-theo-logical Constitution of Metaphysics." Both lectures discuss the difficult problem of the nature of identity in the history of metaphysics. A helpful introduction and a list of references are also provided by the translator, Joan Stambaugh.
主要观点: 1.A=A,不光是每个A本身都是同一的,而且每个A本身都是与其自身同一的。 2.思想退回到它的实事面前,即退回到存在面前,从而把被思的东西带入一种面对之中;在此面对中,我们洞察这种历史之整体,而且是着眼于那种东西,这种东西构成这整个思想的源泉——因为此源泉...
評分读了第一篇《这是什么——哲学?》,读了后,非但没有搞懂什么是哲学?倒更不知道什么是哲学了。一个感受,流俗见的哲学概念,越发不可靠了。哲学,在希腊人看来,如何如何,海德格尔常常这述说。哲学的发端,不只是个第一推动力,而是问题之所在。哲学在西方形而上学史是个多...
評分主要观点: 1.A=A,不光是每个A本身都是同一的,而且每个A本身都是与其自身同一的。 2.思想退回到它的实事面前,即退回到存在面前,从而把被思的东西带入一种面对之中;在此面对中,我们洞察这种历史之整体,而且是着眼于那种东西,这种东西构成这整个思想的源泉——因为此源泉...
評分《同一律》(Der Satz der Identität)是海德格尔1957年为弗莱堡大学500周年校庆所作的报告,收在《同一与差异》(《全集》第11卷)中。该文篇幅虽短小,却是海德格尔后期讨论人与存在关系以及本有(Ereignis)的重要文献。大体而言,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深入发掘“...
評分主要观点: 1.A=A,不光是每个A本身都是同一的,而且每个A本身都是与其自身同一的。 2.思想退回到它的实事面前,即退回到存在面前,从而把被思的东西带入一种面对之中;在此面对中,我们洞察这种历史之整体,而且是着眼于那种东西,这种东西构成这整个思想的源泉——因为此源泉...
海德格爾自稱《同一律》他《存在與時間》以後最重要的作品,其實應該收到 basic writing 裏麵去
评分海德格爾語言實在晦澀,讀中文版翻譯也很晦澀,隻有對照起英文版來讀纔能更輕鬆的進入語境。沒想到不知不覺就讀完瞭,不過雖說英文要清晰點,但它把austrag翻譯為perdurance要是沒老師指點也是很難懂。
评分海德格爾自稱《同一律》他《存在與時間》以後最重要的作品,其實應該收到 basic writing 裏麵去
评分海德格爾語言實在晦澀,讀中文版翻譯也很晦澀,隻有對照起英文版來讀纔能更輕鬆的進入語境。沒想到不知不覺就讀完瞭,不過雖說英文要清晰點,但它把austrag翻譯為perdurance要是沒老師指點也是很難懂。
评分海德格爾語言實在晦澀,讀中文版翻譯也很晦澀,隻有對照起英文版來讀纔能更輕鬆的進入語境。沒想到不知不覺就讀完瞭,不過雖說英文要清晰點,但它把austrag翻譯為perdurance要是沒老師指點也是很難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