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心理学 记忆 认知神经科学 科普 思维 传记 认知 追寻记忆的痕迹
发表于2025-01-22
追寻记忆的痕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书中作者追溯了维也纳的儿时经历引起他对记忆的强烈兴趣,这一兴趣首先体现在对历史和精神分析的爱好,然后转到脑生物学领域,跨越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细胞生物学等多个学科,最终从细胞和分子层面上破译了人类记忆密码,从而获得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为了满足人们对追寻记忆痕迹的好奇和渴求,坎德尔教授娓娓道来,把个人成长融入科学发展历程,讲述他传奇的人生探索之旅,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大师的治学之道和大家风范。
这是一位科学巨匠走过的半个多世纪的心路历程。他对前辈和同行的尊重与谦和,对年轻一代的提携和鼓励,对故土维也纳的眷念,以及身为犹太人所特有的民族自豪感,这一切都深深地打动了我们,一种发自内心的敬意和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埃里克·坎德尔(Eric R.Kandel)1929年出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1956年毕业于美国纽约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83年至今任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物理学系教授、霍华休斯医学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2000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相由“心”生还是相由“脑”生?心理学的生物痕迹竟也能让我如此着迷。
评分专业性很强,但是我这种不专业得也能看个一知半解。对人的认知,意识活动感兴趣的朋友,一点要读读!
评分觉最厉害的是关于还原论的思想,很多人都知道巴甫洛夫做的关于狗条件反射实验,但是只有大师才想到把巴甫洛夫的狗还原到单个细胞上,还原到细胞里/外面的分子上,再还原到基因水平。虽然现在大多数的实验都是这样做的,但是在那个时代,细胞生物技术刚刚发展起来,用新的方法去检验旧的理论,真实在!感觉还是一些理论上的、思想上的东西是决定研究出来高度的先决条件。所以现在的实验(就我所知的)都感觉像工厂流水线一样而缺乏本质上的创新。正如作者所说,现在的科学大多是用还原论分析事件的,但是意识作为一种主观经验是无法被还原的,除非有方法论上有重大改变,否则科学是无法研究意识的。啊,希望能有更厉害的人出现!
评分相由“心”生还是相由“脑”生?心理学的生物痕迹竟也能让我如此着迷。
评分这将成为第一本改变我人生的书籍。
这本书的名字跟出了名难读的《追忆似水年华》太像了,以至于我鼓不起勇气读它。翻看它的介绍,发现体量巨大,正文455页,前言注释什么的100多页,这也是障碍之一。而且,书的副标题“新心智科学的开创历程”,也有拒人千里之功——它很像机场书店的书名。诺贝尔奖得主的名头为...
评分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五星推荐。 书名“in search of memory”一语双关,一方面指作者的研究领域,一方面又指本书的内容:凭借记忆写出的人生自传。 说起脑科学,在数年前差点和它结下缘分。当时在研究生入学选择时有几个可能的去处,其中之一是中科院脑认知科学研究所(似...
评分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五星推荐。 书名“in search of memory”一语双关,一方面指作者的研究领域,一方面又指本书的内容:凭借记忆写出的人生自传。 说起脑科学,在数年前差点和它结下缘分。当时在研究生入学选择时有几个可能的去处,其中之一是中科院脑认知科学研究所(似...
评分小时候,我经常会思考这些有些无聊的问题:记忆有重量吗?会不会有一天我的记忆会溢出大脑?很快我就意识到,不论我怎么努力地学习,不停地记住新的东西,我的体重也不会有丝毫的增加,脑子也更不会满出来。记忆本身是个奇妙的无底洞!再后来我发现,记忆确实是有重量的。痛苦...
评分五年了。 在我提笔撰写这篇序言时,脑海里正经历着一次心理时间旅行,围绕本书翻译工作的种种记忆及情绪涌上心头。这些往事对我个人来说很有意义,却没必要与读者分享。作为一名把这本书通读过许多遍的“资深”读者,我试图站在读者的角度,分享这部笔酣墨饱之作的吸睛之处,并...
追寻记忆的痕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