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坎德尔(Eric R.Kandel)1929年出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1956年毕业于美国纽约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83年至今任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物理学系教授、霍华休斯医学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2000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书中作者追溯了维也纳的儿时经历引起他对记忆的强烈兴趣,这一兴趣首先体现在对历史和精神分析的爱好,然后转到脑生物学领域,跨越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细胞生物学等多个学科,最终从细胞和分子层面上破译了人类记忆密码,从而获得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为了满足人们对追寻记忆痕迹的好奇和渴求,坎德尔教授娓娓道来,把个人成长融入科学发展历程,讲述他传奇的人生探索之旅,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大师的治学之道和大家风范。
这是一位科学巨匠走过的半个多世纪的心路历程。他对前辈和同行的尊重与谦和,对年轻一代的提携和鼓励,对故土维也纳的眷念,以及身为犹太人所特有的民族自豪感,这一切都深深地打动了我们,一种发自内心的敬意和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看了 Eric Kandel 的自传“In Search of Memory”。值得一读!特别是书的前三分之一(1-10章),还有第30章“Learning from Memory: Prospects”是最作者一生科研的回顾,以及对未来他所感兴趣领域的描述以及感兴趣的原因。 作者Eric Kandel 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神经学的教授,...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跟出了名难读的《追忆似水年华》太像了,以至于我鼓不起勇气读它。翻看它的介绍,发现体量巨大,正文455页,前言注释什么的100多页,这也是障碍之一。而且,书的副标题“新心智科学的开创历程”,也有拒人千里之功——它很像机场书店的书名。诺贝尔奖得主的名头为...
评分 评分 评分收获非常大
评分断断续续的读完...记忆,从神经生物到精神分析,一个快乐,充实的科学朝圣者。
评分翻译误将纳粹猎人西蒙•维森塔尔(Simon Wiesenthal)当作纳粹党的主要领导人,实在不应该。(P21)
评分相由“心”生还是相由“脑”生?心理学的生物痕迹竟也能让我如此着迷。
评分没有读完,不喜欢自传和讲述融入一起的,可能前后拖了时间长了就没有动力读了。所以也不评分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