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與隨想

往事與隨想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人民文學齣版社
作者:[俄] 亞曆山大·伊萬諾維奇·赫爾岑
出品人:
頁數:1495
译者:項星耀
出版時間:1993-5
價格:77.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020054725
叢書系列:名著名譯插圖本
圖書標籤:
  • 赫爾岑
  • 迴憶錄
  • 俄羅斯
  • 傳記
  • 俄國文學
  • 外國文學
  • 文學
  • 曆史
  • 迴憶錄
  • 人生哲思
  • 文學隨筆
  • 心靈成長
  • 歲月痕跡
  • 情感沉澱
  • 思想隨想
  • 人文關懷
  • 自我反思
  • 經典散文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屠格涅夫曾指齣,赫爾岑“在刻畫他所遇到的人物的性格方麵是沒有敵手的”。本書藝術地再現瞭19世紀歐洲解放運動的許多曆史人物,如馬誌尼、加裏波第、科蘇特、蒲魯東、路易·勃朗等,思想界和文學界的一些知名人士,如羅伯特。歐文、雨果、密茨凱維奇等,40年代俄國知識分子的優秀代錶,如彆林斯基、恰達耶夫和許多十二月黨人。赫爾岑的人物畫像從來不著重外錶,他總是選擇具有典型意義的事件或細節,在適當的場閤刻畫他們的精神麵貌,因此有時寥寥數筆,便能使人物栩栩如生,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赫爾岑經曆瞭錯綜復雜的一生,他的迴憶錄包含著十分豐富的內容,它的藝術感染力更使它不僅成為俄羅斯文學中,也成為世界文學中一份珍貴的遺産。我們今天閱讀這樣一部書,除瞭它在文學寫作上的卓越成就外,還可以瞭解到許多東西。

《往事與隨想》是赫爾岑用血和淚寫成的迴憶錄,它不僅忠實而真誠地記載瞭他的一生,而且正如他所說,這是“曆史在一個偶然走上它的道路的人身上的反映”。全書的覆蓋麵相當廣,從1812年的衛國戰爭,十二月黨人的起義,40年代俄國先進知識分子的生活和思想,1848年歐洲的革命風雲,反動的資産階級政權對人民的血腥鎮壓,直到50年代倫敦各國流亡者的活動和宗派鬥爭,60年代俄國的社會政治麵貌和新一代革命者——赫爾岑所說的“未來風暴的年輕舵手”的成長,幾乎包括瞭19世紀初葉至巴黎公社前夕的整個曆史時期。赫爾岑在俄國的經曆使他接觸瞭上自王公大臣,下至販夫走卒的形形色色的人們,他的描繪構成瞭一部“俄羅斯生活的百科全書”。他來到西歐後,又碰到瞭1848年的革命高潮,目睹瞭歐洲民族民主運動波瀾壯闊的群眾場麵,也經曆瞭鬥爭失敗後的慘痛景象。他是作為曆史見證人寫他的迴憶錄的,它的一個最顯著的特點,便在於他不是從個人的角度,而是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描繪一切,評價一切。按照他自己的說法,這不是簡單的編年史或大事記;它有統一的齣發點,那就是對人民解放事業的深切關懷和對進步社會思想的熱情探索。

赫爾岑不僅是藝術傢,也是政論傢。早在40年代彆林斯基即已指齣,赫爾岑的藝術作品的最大特點在於“思想的威力”。他的迴憶錄也是這樣。赫爾岑總是站在維護進步事業的高度,評價一切曆史事件和人物的活動。在赫爾岑看來,一個作傢的社會責任是首要的,這規定瞭他的寫作意圖和目的,寫作不是作傢個人的事,而是人類整個社會事業的一部分,因此在他的迴憶錄中,政論性和哲理性插話幾乎隨處可見,這也構成瞭本書的一個基本特點。他把書名定為“往事與隨想”,便是這個道理。

著者簡介

赫爾岑(1812~1870)Herzen,Aleksandr 俄國哲學傢,作傢,革命傢。1812年4月6日生於莫斯科一個富裕的官僚貴族傢庭,1870年1月21日卒於巴黎。少年時代受十二月黨人思想影響,立誌走反對沙皇專製製度的道路。1829年鞦進莫斯科大學哲學係數理科學習。學習期間,他和朋友奧加遼夫一起組織政治小組,研究社會政治問題,宣傳空想社會主義和共和政體思想。1833年大學畢業後,曾計劃齣版宣傳革命思想的刊物,因1834年被捕入獄未實現。1835年,他以“對社會有極大危險的自由思想者”的罪名被流放。在長達6年的流放期間,他目睹外省官場的腐敗和廣大勞動者的苦難生活,進一步加深瞭對農奴製罪惡的認識。1842年迴到莫斯科,立即重新投入戰鬥。努力研究哲學、曆史和自然科學,寫瞭《科學上的一知半解》和《自然科學研究通信》等哲學著作,認為自然界的事物是不依賴人的意識而存在的,它的存在是無限的。意識是自然界派生的,思維的規律是被意識到的存在的規律。宣傳辯證法和唯物主義,鼓吹“社會革命的必要性”,很快和當時在彼得堡的彆林斯基齊名,成瞭俄國進步思想界領袖。

赫爾岑於30年代末被流放時開始文學創作。早期中篇小說《一個年輕人的劄記》帶自傳性質。40年代中後期,他在彆林斯基主編的《現代人》雜誌上接連發錶3部小說。長篇《誰之罪?》寫3個男女主人公來自3個不同的社會階層,都是俄羅斯的優秀分子,最後卻都陷入同樣的“災禍和不幸”。誰之罪?小說沒有正麵迴答。但作者通過3人的不同身世、經曆和社會關係的具體描寫,清楚地錶明鑄成主人公們悲劇命運的主要原因,在於當時俄國的封建農奴製度。另兩部都是中篇小說,《剋魯波夫醫生》和《偷東西的喜鵲》。這3部中長篇小說顯示瞭赫爾岑卓越的藝術纔能,具有廣泛的代錶性和典型意義,立場鮮明卻又不給人以說教之感。作品的豐富深刻的思想內容和比較完美的藝術技巧,使他成為19世紀中葉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優秀代錶之一。

1847年初,赫爾岑攜傢到歐洲,大部分時間住在英國和法國,成瞭政治流亡者。1848年歐洲革命的失敗,使赫爾岑思想上發生危機。他對西歐的社會主義運動感到失望,轉而寄希望於日益高漲的俄國農民鬥爭,錯誤地認為俄國可以在保留宗法製的情況下通過農民村社實現社會主義,這又為後來的民粹主義奠定瞭基礎。但即使在思想最矛盾甚至悲觀失望的時候,他也沒有停止過反對封建專製的鬥爭。1853年他在倫敦建立自由俄羅斯印刷所,後又和奧加遼夫一起在那裏齣版《北極星》和《警鍾》期刊,登載揭露沙皇專製製度的文學作品和各種文章、資料,宣傳打倒地主、解放農民的民主思想。這些刊物當時被大量秘密運迴俄國,促進瞭解放運動的發展。到瞭1870年,由於馬剋思和恩格斯領導下第一國際的積極活動,他又在工人階級身上看到未來社會的希望。

在流亡期間,赫爾岑還寫瞭一部包括日記、書信、隨筆、政論和雜感的長篇迴憶錄《 往事與隨想 》。作者自稱它是“曆史在偶然齣現於其道路上的一個人身上的反映”。全書共7捲,記述瞭從十二月黨人起義到巴黎公社前夕的半個世紀裏俄國和西歐的社會生活及革命事件,在廣闊的曆史背景下描寫瞭形形色色的人物,把重大社會事件同作傢個人的生活道路、思想發展緊密結閤在一起,而貫穿其中的主要綫索,是他一生對革命真理的不倦探索和對光明未來的堅定信念。這是一部獨特的文學作品,它不僅內容豐富,思想深廣,文筆也生動活潑。

由於各種條件的局限,赫爾岑一生未能達到曆史唯物主義的高度。但是無論作為革命傢、哲學傢或文學傢,他的作用都是巨大的。列寜在評價赫爾岑時,一方麵指齣他的錯誤和弱點,另一方麵一再肯定他“是通過嚮群眾發錶自由的俄羅斯言論,舉起偉大旗幟來反對沙皇專製製度這個蠹賊的第一人”,稱贊他是“在俄國革命的準備上起瞭偉大作用的作傢”。

圖書目錄

往事與隨想(上冊)
緻尼·普·奧加遼夫
序言
第一捲 育兒室和大學(1812—1834)
第一章 我的保姆與“偉大的軍隊”——莫斯科大火——我的父親覲見拿破侖——伊洛瓦伊斯基將軍——與法國戰俘一起旅行——愛國主義——卡·卡洛——共同管理傢業——析産——參政官
第二章 保姆的議論和將軍的談話——尷尬的地位——俄國百科全書派——苦悶——女僕和男僕的住所——兩個德國人——上課和讀書——教義問答和福音書
第三章 亞曆山大一世之死和12月14日——精神覺醒——恐怖分子布肖——柯爾切瓦的錶姐
第四章 尼剋和麻雀山
第五章 傢庭生活細節——俄國的18世紀人物——我傢的一天——客人與常來的人——佐年貝格——聽差及其他人
第六章 剋裏姆林宮管理處——莫斯科大學——化學傢——我們——馬洛夫事件——霍亂——菲拉列特——孫古羅夫案——瓦·帕謝剋——列索夫斯基將軍
第七章 學業結束——席勒時期——風華正茂的青年時代和藝術傢生活——聖西門主義和尼·波列沃伊增補:亞·波列紮耶夫
第二捲 監獄與流放(1834—1838)
第八章 預言——奧加遼夫被捕——大火——莫斯科的自由主義者——米·費·奧爾洛夫——墓園
第九章 逮捕——見證人——普列契斯欽區的警察所辦公室——傢長製法庭
第十章 在瞭望塔下麵——到過裏斯本的警官——縱火犯
第十一章 剋魯季茨兵營——憲兵的閑談——軍官們
第十二章 審訊——老戈利岑——小戈利岑——斯塔阿爾將軍——宣判——索科洛夫斯基
第十三章 流放——市長——伏爾加河——彼爾姆
第十四章 維亞特卡——省長大人的辦公廳和餐廳——基·雅·鞦法耶夫
第十五章 官僚世界——西伯利亞總督——陰險毒辣的警察局長——好商量的法官——葬身火窟的縣長——傳播東正教的韃靼人——女性的男孩——馬鈴薯恐怖及其他
第十六章 亞曆山大·拉夫連季耶維奇·維特貝格
第十七章 皇太子在維亞特卡——鞦法耶夫下颱——調往弗拉基米爾——縣長審案子
第十八章 弗拉基米爾生活的開始
第三捲 剋利亞濟馬河上的弗拉基米爾(1838—1839)
第十九章 公爵夫人和公爵小姐
第二十章 孤兒
第二十一章 離彆
第二十二章 我離開後的莫斯科
第二十三章 1838年3月3日和5月9日
第二十四章 1839年6月13日
往事與隨想(中)
往事與隨想(下)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凡是经历过许多艰难挫折的人,都能想起一些日子和时刻,一些几乎难以察觉的细节,转折便是从那时开始,风向也是从那时改变的;这些先兆或警告完全不是偶然的,它们只是后果,是准备进入生活的时间的开始显现,正在暗中观望的、已经存在的事物的初次暴露。 赫尔岑把这本书称为是...  

評分

《往事与随想》《新京报》获奖感想 赫尔岑出生于1812年,当时拿破仑正入侵俄国,《往事与随想》作为一部回忆录,即从这一时期写起。赫尔岑的父亲曾被迫觐见拿破仑,并为他转交沙皇亚历山大一封劝降信。这件事或可为全书定调,家庭逸事与历史事件交融一处,历史人物以格外鲜活的...  

評分

評分

巨人何以成为巨人——读赫尔岑《往事与随想》第一册 摩罗 在一个喜剧时代,最下流的行为,一定是以最高贵的名义出现的,最黑暗的灵魂,一定是以最光明的面目展示的。  ——《有时候光明就是黑暗》 对于一位优秀人物来说,中国生...  

評分

这本书我是从6月中旬开始读的,我带着他走过了很多地方,温州、宁波、杭州、南京、常州,足见我对他的重视;我也曾经试着至少把一册读完,可是截止昨天都快四个月了,也就读了四百多页。我一直以为会和看战争与和平那样,万事开头难,不过我发现不但开头难,中间也难,...

用戶評價

评分

非常好的一本書。

评分

如果在這個世界上還有另一個赫爾岑,那麼我可以成為他的奧加廖夫。

评分

晚上看瞭兩冊。忽然很煩對情敵的拖遝處置:何不謀殺,或棄置不理,立即瞭結。許多敵人的奇怪後續舉動,是“高貴”的舊俄知識分子自傢縱容養成的。我國市儈的名言“見豬不宰三分罪”,擺齣一副“我處有便宜可占,我絕對遵守規則,我畏懼內心的審判,我不能靈敏行動,我隻和同樣的高貴人士打架”的樣子,引誘不能作惡、不敢作惡的人來試水、沉溺,亦陷人於惡,自傢討虐待也!俄式知識分子不能成事,並陷我華徒子徒孫於半死不活、木血氣、死豬頭。聲討中。

评分

一個自由公民的一生,名言警句不斷,行文也意外的流暢。流亡知識分子之間的瑣碎屁事太多瞭,還有俄羅斯文學常見的過度感情充沛,減一星。

评分

俄羅斯大地上的偉大靈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